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数达6248家,占博物馆总数的91%以上,累计优惠观众100多亿人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享受博物馆免费开放服务人口最多的国家。据此可知( )
A
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B
博物馆展陈方式丰富多样
C
新时代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
D
博物馆教育功能根本转变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非官答)材料明确指出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达6248家,占总数91%以上,累计优惠观众超100亿人次,我国成为全球享受博物馆免费服务人口最多的国家,这直接反映了新时代文化发展成果如公共文化服务广泛惠及民众,故选C项;民众科学文化素养提升是长期教育过程,材料仅显示访问量增加而非素养变化证据,排除A项;博物馆展陈方式虽在数字化时代可能多样化,但材料仅聚焦免费开放政策未提及具体展陈内容,排除B项;博物馆教育功能是其核心职能,免费开放增强了可及性但未体现根本转变,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高考真题(全国新课标卷)·10)1897年,西非黄金海岸成立“土著居民权利保护协会”,主要成员是地方首领和受过西式教育的上层人士。他们成功抵制了殖民者将大片土地宣布为“无人居住土地”的企图。20世纪初,类似团体在非洲其他殖民地也相继成立。这些团体的存在( )
(2024·重庆高考·14)1916年,英占北尼日利亚颁布《土著政权法》,宣布尊重传统统治者在各自族群中的神圣地位,保留原有继承程序和仪式,维持既有官员和政权机构,同时规定政权性质为英国治下殖民地的地方政权。由此可见,英国( )
(2020.7·浙江高考·20)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后,法国政体之争异常激烈。1875年1月,温和共和派议员巧妙提出宪法修正案,以承认“共和国总统”职衔的方式,避开了明确的“共和国”字样,使议案以一票多数通过,共和制最终以迂回方式被议会承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对这部“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宪法表述错误的是
(2023·福建高考·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北宋时,官府采用方田法进行较大规模的土地清查,以厘定田税,并写入户帖。南宋时,两浙地区开始推行经界法,规定由农户自行丈量土地,依照固定格式绘出“田之形状及其亩步四至”的田形图,并载明土地来源情况,呈报官府检核。南宋政府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砧基簿,构成了私有土地产权登记册。明清的鱼鳞图册,即源于此。——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11世纪中期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后,派专员对各级封臣和自由人的土地、财产、收入进行核查和登记。在教士、郡长、佃户等作证下,专员向当事人询问土地的归属、大小和庄园各类财产数额,并将调查结果登记造册。该登记册为国王提供了征税和下派封建义务的依据。12世纪起,英格兰封建庄园效仿威廉时期的做法,定期清查庄园土地和财产,并登记造册。这一做法为中世纪英格兰封建庄园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据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等(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和中世纪英格兰土地清查的不同之处。(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和中世纪英格兰以清查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对各自历史进程的影响。(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土地管理所体现的国家治理理念。(4分)
(2024·广东高考·12)古代世界的波斯帝国、秦汉王朝、罗马帝国和印加帝国为加强统治,均实行君主专制制度,采取诸如颁布法律、改革币制、修建道路等措施。这反映出古代文明的发展具有( )
某启蒙思想家主张:独立思考是为了摆脱那些不容置疑的传统权威的束缚,但在某些情况下须绝对服从。比如,一个正在服役的军官在接到长官指令时质疑其正当性和有效性,结果将是灾难性的。该思想家强调的是( )
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
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2024·广东高考·10)表2 1952年部分城市大型私营工业统购、包销、订货等类商品的产值比重由上表可知( )
(2023·江苏高考·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17—18世纪,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西方商船来到中国,以丝绸为载体的中国服饰文化逐渐被欧洲人了解。一些英国女性穿上了面料柔软舒适的刺绣服装。几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是略有规模的英国贵族豪宅中,至少有一个房间是用精美的中国丝绸墙布来装饰的。而当来自东方的纺织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欧洲工匠开始设计、生产带有中国元素的纺织品,在模仿中国服装款式时通常会融入西方的裁剪和缝制方法。当时有些欧洲艺术家在接触到中国纺织品后,从中汲取了灵感,开始自由表达自己的奇思异想。——摘编自刘海翔《欧洲大地的中国风》材料二晚清时期,大量的舶来品进入中国,西方服饰在沿海商埠随之出现,有些中国人开始穿西服。民国政府在1912年颁布《服制条例》,规定标准礼服以西服为主,后来各地出现了不少西服店。当时的北京,虽然作为外套的西服并未得到普及,但西式衬衣、针织衫、西裤等已逐渐得到推广。社会上也有反对易服的声音,认为穿西服是“崇洋媚外”“冒充上等人”。有人在《申报》上发文反驳:“欧化逐渐东开,国人多喜穿西装,取其穿之能有活泼的气象与振作的态度,而且便捷无拖沓。”与孙中山有关的中山装,其设计受到西服的影响,但衣领等部位仍保持民族特色。——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服饰在近代欧洲传播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背景。(8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服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特点。(4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外服饰交流的意义。(4分)
热门试题
1.
(2021·山东济南高三学情诊断考试·1)表1为古代典籍中有关“礼”的记载。据此可知表1
2.
下表为1902年江西、浙江两省乡试试题。这体现了( )
3.
(2019·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14)早在1940年1月,毛泽东就指出:“要把一个因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文化教育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和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4.
周成王时,将殷商贵族迁徙到成周(洛阳),并封其同母弟康叔做卫侯,统治殷商旧地。在众诸侯中,康叔封地最大,权势最重。周初这一举措( )
5.
某学者认为,“这些底层移民以他们的力量尝试建设理想的乌托邦……他们接受异国宗教这一周边世界所带来的冲击,并吸纳之,从而对经历鸦片战争却仍然顽固的清王朝统治予以沉重打击。”“这些底层移民”所掀起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