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7·云南省·3)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与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A
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B
重农抑商,推行县制
C
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D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孝文帝改革内容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贵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贵族联姻;采用汉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A.C.D三个选项都包括在其中,B选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相关题目
(2020·广西柳州·1)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学派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方略,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提出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主张的是
(2022·四川眉山·1)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 )
(2023·湖北武汉·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参观河姆渡遗址时说,河姆渡先民开拓了人类稻作文明史,表明浙江余姚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这反映了( )
(2019·湖南娄底·30)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2015·广东茂名·5)《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2015·贵州黔西南·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需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到哪个省市( )
(2020·吉林长春·3)“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 )
(2024·黑龙江牡丹江·5)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这表明( )
(2016·湖南湘西州·3)周杰伦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兰亭序》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它的作者是( )
(2024·青海西宁·1)诺木洪文化遗址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部,该遗址出土的文物有各种石、骨制的生产工具,陶制的生活用具和磨制精细的骨笛、骨哨等乐器。这说明( )
热门试题
1.
(2023··9)下图为冀鲁豫边区的年画《战斗英雄·劳动英雄》(1945年),图右侧人物着战士戎装,左臂挎长枪,右手高擎大刀,英姿飒爽;左侧人物农民打扮,右手持镰刀,左手高举一束红高粱,意气风发。该年画体现出
2.
(2019·广东深圳·9)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当时( )
3.
(2024·辽宁丹东二模·12)据学者统计,14世纪早期,英国弗恩汉庄园雇工收割一英亩谷物的工资平均是4便士,1348年前后则上涨到6便士,1365年前后更是涨到了11便士。造成工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4.
(2024·山东淄博高三一模·7)1931年10月10日,《大公报》登载的《民国二十年国庆辞》中论道:“吾人回首二十年来之民国,深痛夫今日之严重国难,皆过去不努力之所致。夫二十年之岁月,不为短矣。不观夫苏联,五年之间,建成国防工业!二十年来之中国,一言蔽之,虚度而已。”该论述旨在( )
5.
(2019·博雅闻道高三第二次联合质量测评·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