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甘肃金昌·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
建筑技术的进步
B
生活方式的转变
C
饲养水平的提高
D
生产工具的改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可知,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生产工具的改进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可知,推动原始人类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演进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故选D项;建筑技术的进步让原始人类的居住条件改善,可以推动人类从群居到聚族而居,饲养水平的提高让原始人类可以饲养家畜,推动了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转变,农作物的种植影响了原始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由此可知,A、B、C三项只能反映题干演进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无法成为推动演进的主要因素,排除A、B、C三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烟台·1)该遗址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如干栏式建筑。在遗址下层,还普遍发现有稻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一起的堆积层。据此判断“该遗址”是( )
(2023·福建·4)针对汉武帝的困惑(如图),主父偃提出的对策是( )图2
(2023·湖南长沙·1)商周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繁荣时期。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文物是( )
(2020·贵州黔西南州·2)右边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2016·贵州黔西南州·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下列属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有①秦王嬴政自称“皇帝”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称“三公”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④颁布“推恩令”
(2022·深圳·1) “一粒深埋在遗址里的稻米,几块掺杂了碧糠碎谷的陶片,代表了古人向土地探寻食物的智慧,也记录了一场作物生产的革命。”这场“作物生产的革命”指的是( )炭化稻米
(2020·山东潍坊·5)与早期佛像相比,云冈石窟中期部分佛像的服饰,已具有汉族服饰的风格和特色。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2020·广东省·6)章学诚指出,简牍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文章普遍短小精炼;纸本时代书写载体容量扩大,书写便利,文辞多显冗长枝蔓。由此可知,章学诚认为
(2013·山东济宁卷·1)能够通过下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2024·贵州黔东南州·1)九年级黑板报展示了以下几幅图片,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为其选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热门试题
1.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一方面开展直接救济,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生产创造条件,开展以工代赈,为人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体现了陕甘宁边区扶贫工作
2.
(2022·天津市部分区一模·11)钱乘旦认为,20世纪历史的主题是现代化,20世纪重大历史事件都围绕着现代化展开。就不发达国家而言,为实行现代化,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它首先在亚洲翻滚,然后掠过欧洲,涌向南美,最后冲进了非洲。这反映不发达国家为实行现代化而进行的“革命”( )
3.
刘邓挺进大别山;《中国土地法大纲》;内蒙古自治区成立:____
4.
(2023·江苏高考·1)春秋时期,晋国在兼并虞国等同姓方国时,也与无终戎等北方诸戎和好,以免于在同楚国争霸过程中腹背受敌。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5.
东汉时,光武帝在宫内设中常侍、小黄门、中黄门等宦官多人,传达皇帝口诏,阅览尚书呈进的文书。朝廷虽设三公,但并无实权,只是给那些有资望的大臣享受名义上的尊荣。光武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