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河南·3)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A
巩固了国家统一
B
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
促进了物种交流
D
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本题可知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地区和西域物种尤其是农作物的交流,如茶叶、桃、梨、苜蓿、蚕豆等,促进了物种交流,C符合题意。巩固国家统一与题意无关故排除A;材料中没有体现对西域地区的管理管辖,排除B;古代经济结构为以小农经济为主,新作物的传入并没有影响小农经济的优势地位,排除D。故选C。
相关题目
(2024·青岛·1)研究表明,野生动物被饲养后,体态和骨骼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分析下图信息可知( )
(2016·贵州六盘水·2)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来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2020·山东省临沂·4)毛泽东在《后汉书·光武帝记》批注中称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该皇帝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juān)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2024·吉林中考·1)考古学者通过对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研究,揭示人类的( )
(2022·江苏无锡·1)中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是稻、粟、黍等作物的发源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一代表性遗址是( )
(2020·天津市·2)下列人物中,把煮盐、冶铁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的是
(2020·黑龙江龙东·1)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间,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还学会使用打制石器的远古人类是( )
(2024·山东滨州·4)西汉经过七十多年的治理才出现了“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景象;而隋建立十二年时就已“库藏皆满”。西汉和隋朝财富积累所用时间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是( )
(2023·江苏南通·1)有人称他为“千古一帝”有人称他为“暴君”。在西方人看来他是东方世界的凯撒大帝,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他”的主要贡献是( )
(2020·江苏苏州·2)下面是西周分封的部分情况示意图。叔虞、康叔受封,因为他们的身份是
热门试题
1.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2.
(2019·安徽毛坦厂中学高三3月联考·33)近代英国宪法包括为数众多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以及宪法判例,没有统一的宪法法典。这些以普通法律、政治习惯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宪法与普通的法律和政治习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具有宪法的效力。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3.
(2022·湖南益阳·12)如果要去探访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你应该选择去( )
4.
(2018·天津高考·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5.
1837年,英国人惠斯通和库克获得首个实用性电报专利。其后,库克向铁路公司演示电报装置并得到认可。1839年,电报技术被首次运用到帕丁顿至德莱顿的铁路上。随后,电报线路在全英国的铁路运输系统普及。据此可知,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