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7·广西贺州·1)《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隋文帝( )
A
崇尚节俭
B
重视农业
C
整顿吏治
D
生活奢侈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由题干材料“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可知隋文帝重上节俭。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崇尚节俭,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相关题目
(2023·四川甘孜藏族·6)“自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到南洋(今东南亚地区)去的人日益增多,把中国进步的生产技术和手工业品带到南洋各地……”。这一记述表明,郑和下西洋( )
(2019·云南昆明·3)徐光启是明末科学家,他撰写的一部中国古代农学的集大成著作是( )
(2023·山东菏泽·3)“中国的文化就陆地情况来看,它越过亚洲中部,打开了通往印度、西域的道路”。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2016·甘肃武威等六市·3)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
(2019·云南曲靖·4)明朝永乐年间,国家强盛统一,政治较为清明,开展了大规模的外交和外贸活动。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2017·广西贺州·2)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为此,唐太宗
(2015·黑龙江龙东·3)近年来穿越剧受到青少年的青睐。穿越时空,回到隋朝,你可能看到和听到( )①家住余杭的张兄坐船游大运河来到涿郡②寒门书生王某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③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④东京商业区内,人们用交子购买生活用品
(2017·山西省·3)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103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
(2022·湖南怀化·7)下列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A处应为( )
(2018·内蒙古包头·2)下图所示的是明朝都城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这种设计意在突出( )
热门试题
1.
(2024·山东师大附中模拟·5)19世纪60年代以来,李鸿章先后兴办了苏州洋炮局、金陵机器制造局、江南制造局;又陆续筹款添购德国克鹿卜后门四磅钢炮一百十四尊;仿照德国制度,成立炮队19营,聘请德国教习训练。这些举措体现了( )
2.
图2是《救国时报》1937年5月23日刊登的一幅画作。画中士兵手举抗日联军旗帜,头戴布琼尼军帽(曾是苏联红军战士的标配),与日寇英勇战斗。该画作意在表现( )图2
3.
(2024·浙江义乌三模·12)卢梭认为,人为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一定会发生争斗,其结果必然是出现一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社会,使每个人的利益都受到危害。因此,必须建立一种足以值得所有人、使每个人都服从其命令的共同权力……这样的权力只能由人们在一起相互订立“契约”中交付给作为“第三者”的某个人或一些人,使他们具有权威以进行统一的治理。卢梭意在强调( )
4.
下表,鲜卑是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属东胡族群,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据此可窥见( )
5.
(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24)朝议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朝议有廷议和集议之分。有争议当朝议论,皇帝从诸多争议中选择一种意见,是为廷议;皇帝不在场,而是“下其议”于百官,最后汇总于皇帝,是为集议。朝议制度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