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1·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高三12月联合调研监测·3)图1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墓葬的3世纪壁画,描绘了耕地、播种、耙地的劳动情景。据此可知当时
图1
A
牛耕技术普遍推广
B
曲辕犁进一步完善
C
男耕女织的生产状况
D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该壁画描绘了耕地、播种、耙地的劳动情景,这种细致的土地耕作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故选D项;单凭一幅壁画不能得出“普遍”的结论,排除A项;曲辕犁在唐代长江下游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耕种的劳动情景,未涉及女织,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1·湖北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10) 这次会议是专门讨论非洲事务的,但却没有任何一个非洲国家参加。在这次历时104天的国际会议上,各列强在非洲的势力范围得到初步确认,为日后帝国主义列强完全瓜分非洲提供合法性。这次会议( )
(2015·安徽文综·1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2008.广东单科.7)《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象(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2010.浙江文综.21)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表5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024·安徽高考·14)18世纪末,东方的茶叶和西印度群岛种植园里的糖,成为英国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茶叶为英国人的生活增添了诸多雅趣,他们将糖与牛奶加入红茶中,别具匠心地调制成英式红茶。这表明( )
(2011.浙江文综.21)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第一学期期中·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里的“公天下”是指
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反对“事兽食人”的暴政、强调“民为贵”的民本主义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等级观念和“牧民”思想共存共生。这种共生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补充的两种特质。其特定价值内涵同源于
(2020·湖北宜昌高三元月调研·28)20世纪初,文献中使用“绅商”一词时,多分指绅士和商人两类人。但是随着“绅士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变成某种亦绅亦商的、兼具绅、商特征的独特群体。”这表明
热门试题
1.
(2019·江西省·12)请仔细观察下图,导致1980—1984年两国粮食产量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 )
2.
(2023·福建漳州一模·8)民国初期,中华书局每出版一套教科书都有其丛书名,丛书名皆以“新”取胜,如《新中华教科书》《新中学教科书》《新教育教科书》等。这一做法
3.
1865年12月,在广州发行的一份报纸《中外新闻七日录》登载一则报道:“说有英国士勿医生(传教士)在汉口设立医馆,踵门求医者源源而来,去年所医男人一万六千零三十二名,女人二千七百名。”这则报道反映出
4.
(2017·江苏宿迁·1)改革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经商的人 ③战场立功的人 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5.
(2014.四川文综.14)图2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