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二战后,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创立了“货币主义”经济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下列措施与这一理论相符的是
A
降低利率,全面调控
B
增加货币,扩大开支
C
稳定货币,减少于预
D
货币贬值,刺激出口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调控经济是凯恩斯主义的主张,故A项错误;“货币主义”经济理论反对增加货币,扩大开支,故B项错误;稳定货币,减少干预与“货币主义”经济理论相符,故C项正确;货币贬值,刺激出口是罗斯福新政时的措施,与“货币主义”经济理论不符,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研究证实中国的政治学科发端于1899年,发轫之初的中国政治学研究以国家理论、宪法理论和制度理论为核心,人权、自由、民主等内容很少涉及。这反映出近代中国
(2019·山东济南二模·30)第—次世界大战结束次年,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共400多人,到1920年猛增到1600人左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故法法而不议,则法之所不至者必废。职而不通,则职之所不及者必坠。故法而议,职而通,无隐谋,无遗善,而百事无过,非君子莫能。……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据此判断材料认为理想的国家治理模式是( )
(2019·广东湛江高三高考测试二·30)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不断向苏方强调日本对苏联也具有重大的也许是更大的威胁。政府要员陈立夫在与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的谈话中也表示:“中国是日本进攻的首当其冲的目标,而苏联则是第二个。”这种做法旨在
(2019·东北师大附中、重庆一中、吉大附中、长春十一高、吉林一中、松原实验联合模拟考试·24)《周易·系辞上》云:“刚(阳)柔(阴)相推而生变化”,又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材料意在说明
(2025·广东肇庆高三一模·9)1938年,晋察冀边区开展了冬学运动,把广大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学习政治、文化知识,包括识字、学习救亡歌曲以及一些军事常识等。这一运动的开展( )
(2024·山东日照三模·8)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具体政策上作出若干重要修改(下图)。这次重要修改( )
三圣神最初为陕西平夏城附近民间祈祷风调雨顺的神祇,北宋后期以后逐渐演变为护佑宋军胜利的神祇。南宋时,三圣神被朝廷屡屡封赐,江浙、四川等地也流行祭祀三圣神。这一变化折射出( )
(2024·湖南师大附中一模·10)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七部法律。“一日七法”( )
学者菲利普·菲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世界:一部历史》中介绍“启蒙运动的交流:18世纪的思想”时,引用了很多珍贵的插图,图1“坎伯兰公爵的‘中国画舫’”即其中之一。该图可以用于说明( ) 坎伯兰公爵的“中国画舫”(一艘仿造的中国船)在伦敦附近的人工湖航行。坎伯兰是英国国王乔治二世(1727—1760年在位)之子。“中国画舫”促进了18世纪欧洲贵族中崇尚的花园、瓷器、家具、内部装饰,中国风格成为一种时尚。图1
热门试题
1.
明代《姚公子传》中写道:“千年田土八百翁”。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
漫画《我们用我们的小斧子砍的》发表于20世纪上半叶,从左到右三个人物(左右两边代表的是英美)携手合作,共同砍倒了两棵大树。这幅漫画可以反映出()
3.
(2011·海南单科·9)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
4.
(2020·安徽合肥一模·6)宋代一部分士大夫提倡日用之学、治生之术,积极参与以往被士大夫讥为“堕落”行为的诸如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这一变化反映了
5.
(2022·福建省部分地市高三4月联考·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18世纪30年代起,“大觉醒”运动在北美兴起,基督教各派共同呼吁消除各殖民地之间“不幸的误解和隔阂”,谋求“和平、友善和仁爱”。英法七年战争以后,英国改变了对北美的土地、驻军、征税和宗教等政策,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不满与愤怒。对荼税的抵制造成了对荼的反感,咖啡被加冕为北美“早餐桌上的王”,社会习俗也随之改变。潘恩的《常识》在1776年再版了25次,以“大众化的文字,彻底改变了殖民地”。《独立宣言》“燃烧起黑人求解放的热望”,他们踊跃投入到“美国人民反对英国强盗们的战争”。但约翰·亚当斯也指出,在独立战争开始时,仍有三分之一的北美人效忠英国。——摘编自谢丰斋《美利坚民族意识形成的历史探讨》等材料二20世纪初,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尊黄”思潮。一些杂志印有大幅的“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像”,有些刊物开始使用“黄帝纪元”。《黄帝魂》等出版物宣扬“欲保汉族之生存,必以尊黄帝为急”。辛亥以后,“排满”的“尊黄”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露,人们也逐渐从“汉族中心”的思维模式中走出。1919年孙中山指出,汉族要“与满、蒙、回、藏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首次共同公祭黄帝陵,毛泽东亲笔撰写《祭黄帝陵文》,慷慨宣言:“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摘编自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利坚民族意识形成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尊黄”思潮兴起的背景。(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知。(4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