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表为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统计,据此可知
A
一五计划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
国家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C
一五计划使得民生得到重大改善
D
国家建立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材料仅是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财政支出,而不能显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A项错误;材料可以看出工业建设的比例高,体现了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使民生得到改善,但并不是重大改善,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国家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体现不出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明清两代藏于宫内、传世至今的朱元璋画像,共计13幅。这些画像,可区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面统;一种是面如满月、慈眉善目、神态安详,来自明代官方史料。另一种,脸长额隆、鼻如蒜头、下额前突,颇为怪异,即俗谓的“猪腰子脸像”,来自明代民间传闻和清宫南熏殿。下图为明清藏于宫内的朱元璋画像。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国际事务概览》评论道:“(这)年是中国人民政府威望增强的一年,更是共产主义世界和非共产主义世界一致认为中国是东亚大国和世界五强之一的一年。”该评论基于,中国( )
(2019·四川雅安三模·29)1942年10月,国民政府就晚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分别开始与美、英两国进行谈判。美、英经过协商,主动提出废除两国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美、英做法意在
(2019·湖南长郡中学周考五·24)(原创)家族文化的礼俗性是指家族共同体依照世代相传的习俗习惯来维持秩序。礼俗实际上外化了家族共同体的秩序,调节着共同体中各个成员的关系,家族成员也根据礼俗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可见,家族礼俗
1952年春,全国文联组织作家老舍、巴金、艾芜等人到朝鲜、工厂、农村中去参加实际工作。同年冬天,全国文协又组织了第二批作家和青年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1955年又有大批作家自觉地下到工业建设基地参加生产劳动或基层工作。这些做法( )
(2024·广东佛山一模·12)中世纪后期,商人、手工匠、市民的子弟全都需要识字,接受教育。因此,城市学校传授的主要是谋生和创业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城市教育
1982年,英国一个年收入150英镑的穷人,加上社会福利所得之后,全年收入共为3220英镑,而一个年收入为12390英镑的高收入者,在减除税收后,实际收入为12260英镑。由此可知,英国( )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末年,时任蜀郡太守文翁“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便“欲诱进化之”,自此便有了成都城南的“石室精舍”,即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随即蜀地好学之风兴起。汉武帝将文翁办学经验向全国推广,“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汉武帝此举旨在( )
(2019·江西上饶重点中学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32)《十二铜表法》中的一些条款指出,自由民与贵族,享有同样的财产私有权,还规定“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具有法律效力”。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2025·广东高三10月联考·1)作为先秦儒学的集大成者,荀子以“分”论礼、以“法”说礼、以“伪”释礼,创造性地提出了明分使群、隆礼至法、化性起伪等新的思想主张。在此影响下,“礼”作为“人道之极”“治辨之极”的社会政治意义得以显现出来。荀子的这一贡献( )
热门试题
1.
(2025·福建泉州高一期末·11)下表体现了明朝
2.
(2021·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下期末考试·20)“1453年,征服者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一个新的纪元,帝国的纪元,正式开始了。这个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屹立,一只脚踏在亚洲,另只脚踏在欧洲。”材料中的“这个新的巨人”是指( )
3.
(2024·四川广元·5)在“世界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小明同学参与了市博物馆一个展区的布展。根据下列图片推断这一展区的主题是( )
4.
(2017·海南高考·7)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5.
(2020·湖北咸宁·15)图1是我国古代两个朝代的国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