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14年,俄国经济逐步转入战时轨道;1916年,俄国军火和军事装备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中的57.4%;1917年,农业机器制造业产值下降了90%,谷物播种面积比1914年减少了约1000万俄亩,“和平、土地和面包”成为民众的迫切要求。这表明( )
A
协约国内部的分歧日益加剧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为众矢之的
C
世界大战加剧俄国国内危机
D
俄国受战争打击的程度最为严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俄国损失较大,经济严重下滑,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加剧了国内危机,C项正确;
材料主要体现了俄国的国内矛盾,排除A项;
材料所示现象是沙皇专制统治和战争带来的,当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尚未成立,排除B项;
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广东六校高三联考·7)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将知识体系分为经史子集四类;清末《书目表》将知识体系分为中学、西学、杂学;民国时期《生活全国总书目》将知识体系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近代知识体系分类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4)钱穆先生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对材料中关于宋代社会状况的认识,理解正确的是
1962年坦桑尼亚独立。如表为该国《1967年前后中学期末试卷的不同之处》。据此可推知,坦桑尼亚( )
(2023·浙江浙南名校高三上联考·9)下表是乾隆十八年和光绪十八年岁入统计表,由下表可知注:(以各类总计为100。表格整理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拥戴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明神宗意欲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众臣的反对,最后朱常洛立为太子。这场国本之争反映了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
(2024·浙江台州高三12月联考·15)对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在希波战争(公元前499—449年)中,波斯帝国“不仅把自己的文化向西方输送,而且把从巴比伦、埃及、爱琴海及克里特岛等地吸收来的远古文化(这些文化都属东方系统)也向西方输送”。由此可见( )
(2025·湖北部分学校高三上12月联考·13)一战前,印度民族运动领导者普遍以民族自由为第一目标,认为罢工运动只是业界争端。但到1920年,国大党主导召开了全印度工会大会,并警告英国当局:“国家的全部“年轻人”不可能永远被压制。”据此推知,当时的印度( )
(2019·安徽安庆二模·26)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评价南北朝时期的门第时说:“门第之在当时,无论南北,不啻如乱流中岛屿散列,黑夜中灯炬闪耀。北方之同化胡族,南方之宏扩斯文,斯皆当时门第之功。故不当仅以变相之封建势力,虚无之庄老清谈,作为偏狭之抨击”作者意在强调
热门试题
1.
(2017·北京高考·19)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2.
下表所示为1933—1943年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工业的产量及其指数变化(以1933年为指数100)对表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东北
3.
在1565~1815年的250年间,西班牙大型帆船(人称“中国船”)不间断地航行于马尼拉与墨西哥之间,船上的货物以风靡全球的中国生丝与丝绸为主。与此同时,大量的白银通过“中国船”运回中国。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4.
(2020·山东东营·24)《全球通史》称俄国某事件“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性试验”。下列关于该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5.
《剑桥欧洲经济史》曾论述道:“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他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科学研究。”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个时期”的主要表现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