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营的制约、人口的增多、经营规模的缩小、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因素,牛耕的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型(投入大量劳动力)”的轨道上滑行。这表明明清时期
A
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或下降
B
国家在大力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
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不断松弛
D
找到了彻底解决人地矛盾的办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中明清时期人口的增多、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原因,使牛耕较前代减少,而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可见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停滞或下降,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重农抑商,故B项错误;“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说明对农民人身控制加强,故C项错误;找到了彻底解决人地矛盾说法过于绝对化,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英国作家乔叟(1340—1400年),以一批去朝圣的香客为线索,写成短篇故事集。这批香客中有侍从、地主、自耕农、贫苦农民、僧侣、市民、商人和手工业者等。乔叟以伦敦方言生动地描写了他们的外表、举止和精神面貌,是14世纪英国社会的画卷。这表明当时( )
(2019?广东百校联考?28)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1864年,清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这反映了
(2023·广东六校高三联考·11)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下图是俄国《新讽刺园地》杂志1917年5月刊登的以“民主共和国万岁!”为口号的漫画《他知道》。漫画中一位衣冠楚楚、看起来有些富态的绅士,站在工人旁边滔滔不绝地说:“兄弟,你为什么需要8小时的空闲时间?你的文化程度还不可以像我一样享受时间。”作者没在画中给出工人的答复,但在漫画的标题中写道:“他知道。”此作品反映出俄国( )
(2023·广东高州一模·2)有学者指出:“严格说来……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明朝中叶的福建漳州,佃户向地主租田时只要交纳若干押金即“佃头银”,便可获得长期佃种地主土地的权利。该现象说明当地
(2019·广东江门高三调研测试·32)苏格拉底说:“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可见苏格拉底
(2019·全国Ⅰ卷4月模拟·35)下面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部分活动简表。据此可知,亚太经合组织
1950年,国家颁布《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其中规定发明人可以在发明权和专利权中选择其一:发明权归公有,国家给予发明人适当荣誉和物质奖励,国内任何单位个人都可免费使用;专利权归私有,享有一定期限的独占实施权。该条例( )
19世纪中期,英国利物浦每年有数千艘船运来紧压的生棉包。成千上万的工人负责将这些生棉包通过货车、火车运送到欧洲的纺纱厂。利物浦商人成了全球性棉花种植、制造和销售网络的主导者,在孟买阿波罗码头,美国南部种植园,商人们都紧张地等待着“利物浦价格”。材料反映了
热门试题
1.
(2014·海南单科·14)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2.
(2011.江苏单科.17)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3.
(2024·吉林高考·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名帖亦称名刺(类似今之名片),古已有之,在明朝士大夫的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宦官刘瑾爱宠用事,“走其门者倾朝,名刺必红纸”,以致“京师红纸价顿长十倍”。郎瑛(1487—1566年)在其著述中写道:“予少年见公卿刺纸,不过今之白录纸二寸……今之用纸,非表白录罗纹笺,则大红销佥纸,长有五尺,阔过五寸,更用一绵纸封袋递送,上下通行,否则谓之不敬……可谓暴殄天物,奢亦极矣!”明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门生”等,“必兼亲者,方加‘眷’字。至于‘通家’‘年家’,非实有可据,断断不轻用也”。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际活动日益活跃,“视其爵、齿及交谊以为斟酌”的风气日盛,衍生出“晚生”“侍生”,甚至出现“渺渺小学生”“通家治下牛马走”“门下沐恩小的”等自称,原本亲戚间使用的“眷”字亦开始滥用。——摘编自(日)岸本美绪《风俗与历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等(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名帖的变化。(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名帖变化的原因。(8分)
4.
1922 年梁启超提出,“我国有力之政治思想,乃欲在君主统治之下,行民本主义之精神。此理想虽不能完全实现,然影响于国民意识者既已甚深故虽累经专制摧残,而精神不能磨灭”。梁启超意在
5.
(2022·山东滨州·7)历史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分封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内阁制、军机处”等关键词,由此判断这节课的学习主题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