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福建南平塞三模·9)图2是1953年创作的宣传画。该作品体现了( )
图2
A
红军长征不畏牺牲的战斗精神
B
女性参加地质勘探的巾帼气魄
C
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时代风貌
D
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1953年新中国正在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宣传画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场景,符合当时时代风貌,故选C项;红军长征发生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长征不畏牺牲的战斗精神”只是表象,不符合宣传画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此项也是表象,而非实质,排除B项;D项提及的中国传统文人画作风格,与这幅宣传画的现实主义风格明显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5·山西长治九月质量监测·7)蔡和森同志在1924年写成的《社会进化史》目录(节选)如下。对此解释合理的有( )①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文献 ②为国共合作提供重要思想理论来源③对恩格斯思想有吸收和借鉴 ④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2025·广东调研一·14)据统计,瑞典在1864年约60%的工业企业是小手工作坊;然而到了1880年代,工厂已经成为工业企业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小作坊数量减少了约500家。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瑞典( )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作出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 )
(2023··11)在中世纪的欧洲,蔗糖是一种身份的象征。16世纪以来,蔗糖逐渐走进了普通百姓之家,这主要得益于蔗糖生产规模的扩大。下图为16世纪制糖厂中黑人奴隶劳作的场景,此类制糖 厂主要位于
(2024·广西南宁二模·14)19世纪初期,赫尔曼、威廉·冯·洪堡、雅恩等德意志学者纷纷表达出对民族统一的强烈渴望,他们提出,虽然国土被占领,人民受到压迫,但德意志民族依然是德意志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的统一就必须坚信德意志是唯一的祖国。这些主张( )
(2019·四川乐山一模·32)下表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的分布情况。由此可见,“一五”计划
(2024·河北保定一模·6)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指出:“议院为国人所设,议员即为国人所举。举自一人,贤否或有阿私;举自众人,贤否难逃公论。”“议员之论刊布无隐,朝议一事,夕登日报,俾众咸知,论是则交誉之,论非则群毁之。”材料中郑观应( )
英国工党秘书布克斯顿曾于1920年6月访问俄国,他在关于俄国农民态度的报告中写道:“他们在土地问题上很感激苏维埃政府,但是他们十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怨强制性捐献。他们抱怨它,咒骂它,但是,当有机会推翻它时,他们又说‘不’。”布克斯顿的描写
17世纪后期,广东人鄚玖率族人南迁至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并把此地经营为富庶的小邦(亦称“港口国”)。乾隆年间官方文献评价其“宫室与中国无异,服物制度仿佛前代(明朝)”“其风俗重文学,好诗书······子弟皆彬彬如也”。这体现了
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抨击“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
热门试题
1.
(2010·天津文综·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2.
(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 包 括 ( )①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②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③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④南伐和迁都都有一定阻力
3.
唐代前期,除了前代已有的桔槔、辘轳、翻车还在使用外,劳动人民又创造了连筒、桶车、筒车和水轮等新工具。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4.
(2024·四川内江·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陕西西安发现了一处我国仰韶文化典型代表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考古学者复原了聚落房屋,如图。其居民是( )
5.
(2024·广东佛山一模·8)以下对表1数据的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