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3)唐代杜佑在《通典·自序》提出:“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称:‘聚人曰财’。”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
治国应将教化及发展经济并重
B
经济对政治文化起决定性作用
C
主张以民为本,注重教化的作用
D
财政问题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考点】史学理论专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据材料国家治理之道在于教化民众,而教化的根本则在于足衣食,即经济富足是根本,将人门聚集起来的是财货,体现了经济的重要性,对政治文化有着决定性作用,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的根本性作用,并不是将教化及发展经济并重,排除A项;“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强调的是经济的根本性作用,排除C项;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唐太宗曾对臣下说:“炀帝之世,内外庶官,务相顺从……及天下大乱,家国两亡,虽其间万一有得免者,亦为时论所贬,终古不磨。”据此可知,唐太宗( )
(2023·广东梅州二模·6)商务印书馆于1907年出版的《日本法规大全》(80册)是清末官方第一次完整引进的外国法规,其发行得到社会追捧,对清末新政预备立宪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表明当时
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时期。下列项中,无法直接反映“大变动”特点的是( )
(2024·山东青岛三模·3)唐朝士人存在“觅举”的风气。时人薛登批评说:“方今举士,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恩,奏记誓报。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觅举”反映了当时( )
唐律规定,如果妄认或者盗卖“公私田”者,“一亩以下笞三十,五亩加一等”,最高判处两年徒刑。若侵夺百姓私田,则“一亩以下杖六十,三亩加一等”,最高可以判处两年半徒刑。这反映了( )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之后,斯大林多次发表文章和演说,强调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不同。斯大林认为,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经济落后必然要挨打,因此必须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这一认识使苏联()
“苗岭秀,旭日升,白鸟啼,报新春。____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______”应填
西周时期,农官对农业生产主要采取直接管理、指挥监督的方式,如进行农田的规划与 组织整治,给农夫提供农具,协调劳动力的安排,指导与监督农夫耕种等。这种管理方式( )
第二次鸦片故争后,湖南人郭嵩焘赴英出任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消息传开以后,朝野骂声四起,家乡的科举考生曾商议要捣毁郭宅。大臣刘坤一质问郭嵩焘:“何面目以归湖南?更何以对天下后世?”这反映出当时
(2018·安徽蚌埠一模·21)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分析19世纪西方兴起的原因时,说道:欧洲人先是买了亚洲列车上的一个座位,然后买了一节车厢。弗兰克的核心观点是
热门试题
1.
(2017·河南洛阳高一第一学期期中·10)有学者统计,北宋载人《宋史》的官员中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的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56.3%,一个占57.9%。这说明两宋时期的科举制
2.
(2023·贵州六校联盟联考·2)《黄帝内经》所言:“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药王孙思邈也曾言:“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上述材料说明了
3.
(2008.江苏历史.6)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4.
(2020·安徽合肥一模·7)明朝设立了五军都督府,都督由皇帝亲选,官居正一品。各都督府负责某部分军队的管理、操练等事务。都督府有兵但无调谴权,兵部有调谴权但无兵,而且调兵必须有皇帝的命令方可。这反映了明朝
5.
(2024·吉林五校高三联合模拟·13)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指出,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不管英国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意在说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