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665—669年间日本的两次遣唐使都表示要同唐朝和亲。702—752年间的四次遣唐使把全面吸收唐文化放在首位。777—838年间的三次遣唐使则带着劝诱迎回尚滞留在唐的日本学者、留学生、学问僧的使命。这一变化反映()
A
开放是唐朝的基本国策
B
日本受唐影响发展迅速
C
社会状况影响中外交流
D
日本社会转向脱亚入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依据材料“777-838年间的三次遣唐使则带着劝诱迎回尚滞留在唐的日本学者、留学生、学问僧的使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退,日本调整了遣唐使的任务,C项正确;
从遣唐使的派遣中,无法得出唐朝的基本国策,排除A项;
材料体现的是变化的原因,并不是日本发展迅速,排除B项;
日本社会转向脱亚入欧是在近代时期,不是古代,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2·安徽省江南十校一模文综·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1918年底,梁启超前往欧洲,经过实地考察,他认识到:“自从机器发明、工业革命已还,生计组织起一大变动,从新生出个富族阶级来。科学愈昌,工厂愈多,社会偏枯亦愈甚。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物价一日一日腾贵,生活一日一日困难。”“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1920年回国后,在中西文化问题的争论中,梁启超认为西洋文明已经破产,拯救世界还要依靠东方“固有文明”,主张极力发扬传统文化。梁启超称自己“保持性与进取性常交战与胸中,随感情而发,所执往往前后相矛盾,尝自言曰:“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这种多变的特征,直到民国之后在梁启超的政治生涯中依然时有反映。一变再变,终于技穷。——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梁启超思想的变化及其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思想的实质,简析影响历史人物思想的主要因素。(7分)
(2025·湖北腾·云联盟8月联考·13)佛罗伦萨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早在14世纪初期,这座以羊毛和纺织业为主的城市就已繁荣起来。在15世纪,佛罗伦萨一跃成为学者、文人、美术家们的活动中心,这根源于( )
(2023·广东湛江一模·6)雍正曾说道:“盖天下之人,有不必强同者。五方风气不齐,习尚因之有异,如满洲长于骑射,汉人长于文章,西北之人果决有余,东南之人颖慧较胜,非惟不必强同,实可以相济为理者也。至若言语嗜好,服食起居,从俗从宜,各得其适。”由此可见,清朝
(2019·安徽蚌埠三模·28)有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主要来自西方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论者多将该运动以“反传统”一言以蔽之,其实,这场文化运动承袭着中华元典精神中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等要义。该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下图为明代典籍《三才图会》中刻绘的劳动场景。作为史料,其可以用来研究
(2023··5)利玛窦曾经专修过地理学。最初,利玛窦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仅处于东南一隅,并非世界的中心,引起了中国人的不满。后来,他重新用汉语绘制了一幅《大瀛全图》,将零度子午线东移,置中国于地图的中央位置,受到中国的士大夫欢迎。这一时期反映出明朝
1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法案规定:美国将拨款援助西欧各国作为战后复兴经济之用,凡是参加的受援国,都应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管制。该法案客观上
1945年7月,一位民主人士对自己的延安之行深有感触:他们(中国共产党)知道贫农的要求,(贫农)不一定在乎自有其田,只在乎有田可耕,下是减轻租额;他们知道贫民要求有钱可借,于是不禁止债主放债,但严定减租保息。这可以印证,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
1932年7月至1933年初,中央苏区发行了5种面额的纸币,以及一定数量的银币、银洋作为通行的国币,同时严厉打击埋藏现金和私运现金出口等行为。苏区还设立收买金银处,大量收集金银。上述举措( )
(2021·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高三12月联合调研监测·7)“同治中兴的英雄主要来自湘军的核心官员……这些爱国之士虽身为汉人,但坚定效忠清政府且相对较为无私,具有深重的新儒家信念,真切关注对于其社会阶级道德重整,关注乱事之后以传统模式重建廉洁、活力、仁慈的政府。”该学者强调同治中兴
热门试题
1.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14)19世纪,英国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据此可推断( )
2.
下图是新石器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文化遗址分布及影响范围示意图。这反映中华文明
3.
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条约应是
4.
(2024·浙江台州高三12月联考·10)世界不同地区形成了多元而又各有特色的文化与文明。下图中,地域、文化成就及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5.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