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据史料记载,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收集了封建社会中妇女典型的人物事迹的故事,编写了一本叫《女则》的书,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下令用雕版印刷的方式把它印出来并加以传发。这是我国文献资料中明确提到的最早的刻本。这表明当时
A
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B
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扩大
C
雕版印刷术开始得到应用
D
政府重视宣传封建伦理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唐代《女则》的发行,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据材料可知,唐太宗下令把宣传封建妇女典型的《女则》刻印出来并加以传发,这体现了政府重视宣传封建伦理,故选D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当时雕版印刷只限用于官方刻书,故排除A项;唐代初期理学尚未产生,故排除B项;《女则》只是我国文献中明确提到的最早的刻本,并不表明其就是中国最早的雕刻印刷品,故排除C项。
相关题目
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吾以救世也”。据此可知,郑国铸刑书( )
奕訢驳斥顽固派反对增设天文算学馆,称:“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性情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名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学如此,其余亦无不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1934年,路易·巴尔都出任法国外交部长。他积极推动法国与苏联结盟,并尝试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家也拉入这一体系。他意在( )
(2023·广东湛江一模·7)1885年,盛宣怀改组轮船招商局,颁布“用人十条”,取消了招商局内部事务由众商会 议协商的条款,规定招商局督办由北洋大臣专派,招商局人事任命、重大公事,皆需向北洋大臣请示。这一改组对轮船招商局的影响是
(2019·安徽合肥二模·25)读汉代中等生活水平自耕农年收支表,据此可知
1949年,我国人口文盲率达80%以上;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镇基本扫除文盲;1998年,成人文盲率降到15%以下,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2011年,全国各省市区通过了国家“普九”,义务教育实至名归。这说明( )
法学家勒内·达维徳认为,“在19世纪,民法典在法国一直被视为核心,是法律的真正心脏。”这是因为《拿破仑法典》
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020·湖北高三4月线上调研测试·27)明代商书《客商一览醒迷》载:“身世飘萍无定踪,利腥牵我走西东。风光旦暮频更眼,花木荣枯处处同”。这表明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回升到第三名;香港银行存款额超过15万亿港元,较《香港国安法》实施前增加了8.5%;2021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内地的驻港公司增加到9049家,创历史新高。这说明( )
热门试题
1.
(2024·山东济宁三模·14)1926年4月,联共(布)中央向全党发出通知,要求每一个党员,党内外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养成极大的责任感,节约每一个苏维埃卢布和戈比。同时,苏维埃国家尽量设法增加工业和商业的利润,实行严格的节约制度,发行公债,努力吸收居民的游资。这些举措出台的背景是( )
2.
(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3.
(2023·湖北省九师联盟摸底联考·13)16世纪,英、法、德等国的传统大学开始受到政府控制、干预,不少地区学生被明令禁止进入对立教派大学学习,数十所大学由国际大学转变为国内大学。大学的地位也逐步上升,成为服务于地方政治和地域发展的有效载体。这反映出欧洲
4.
三选一(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建立起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保险费用全部由企业负担,并由企业直接支付给职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实行独立核算、参与竞争,这一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尤其是在离退休职工占比差别很大的新老企业之间。为此,从1984年开始,江苏泰州、广东东莞和辽宁黑山等少数市县政府自发设立退休费用统筹管理委员会,负责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企业统—征收职工退休费用,并统一管理、统一调剂。这些尝试实施效果较好,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到1992年底,全国95%以上的市县参与实施,并且有福建、四川、北京、上海等十一省市实行了全省范围的养老保险统一管理。这些改革举措对企业职工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摘编自贺耀敏等《六十年国事纪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90年代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90年代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7分) (15分)材料 20世纪初,德国成为欧洲大陆头号经济强国。此时的德国傲视一切,但作为一个姗姗来迟的角色,举目四望却发现在瓜分欧洲和世界的盛宴上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位置。德国外交大臣比洛声称:“让这个邻邦或那个邻邦瓜分大陆和海洋,而我们自己则满足于欣赏蔚蓝色天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作为德国冤家对头的法国,其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极其强烈,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法国认为实现对德复仇的时机已经为期不远了,复仇的利剑随时等待着出鞘,重夺欧洲霸权的野心再度膨胀。当时欧洲东部存在的以俄罗斯为首的泛斯拉夫主义,则大力宣扬斯拉夫民族优越论,宣称其他欧洲文明已经枯竭,未来属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斯拉夫人。泛德意志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俄德关系迅速恶化。难怪时任德军总参谋长的小毛奇在1913年指出:“欧洲大战迟早会爆发,焦点将是日耳曼民族与斯拉夫民族之间的斗争。”与泛斯拉夫主义紧密相连的是大塞尔维亚主义、大保加利亚主义、大罗马尼亚主义等。交织纠缠在一起的各种极端民族主义,在舆论界的疯狂鼓吹和政府的操纵利用下,在民众的喧嚣声中,导政欧洲日趋癫狂,局势逐渐失控。——摘编自金立昕、李新伟《极端民族主义推动一战爆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初欧洲极端民族主义愈演愈烈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族主义。(9分) (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的症结在于因传统社会结构崩溃而新社会结构尚未建立所造成的“文化失调”,因此中国既不能走欧美道路,也不能走苏俄道路,而应坚持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长处。通过乡村建设改变社会结构,以振兴农业来繁荣工业,被他视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正确道路。1931年6月,他在军阀韩复榘支持下开始了山东乡村建设实验工作。他尝试在乡村设立政教合一的社会组织——村学和乡学,以引导和推动农民参与团体生活,从而达到重建乡村社会结构的目的。为了组织和团结农民,他把民众教育作为重要途径,设立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专门招收本地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进行培训,学员毕业后多被分配到实验区从事乡村建设工作。在改良农业、传授和推广农业技术、开发民智、改善风俗等方面,他也做了大量工作。1937年,随着日本入侵和韩复榘倒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工作以失败告终。——据陈宪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与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探索》(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主要特点。(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9分)
5.
1912年1月,北京部政总办帛黎(法国人)在清代蟠龙邮票上加盖“临时中立”字样,并在福州率先发行。这批邮票购买者不多,贴用与集藏的为数更少。南京临时政府明确提出邮票必须加盖“中华民国”字样。在各方压力下,北京邮政总局不得不通知“暂缓发售”。这反映了(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