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湖南省雅礼中学三模·4)北宋中期以前,《宋刑统》地位较高;宋神宗变法后,“法不胜事”的问题较为突出,在司法领域,“依例断事”的现象逐渐增多,出现大量“引例破法”的事实。据此可知( )
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政府立法
B
完备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
C
社会转型改变民间诉讼风气
D
行政对法律干预力度增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可知,随着宋代社会关系的剧烈变化,法律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致使司法部门加强了对法律的干预力度,故选D项;据材料“‘依例断事’的现象逐渐增多,出现大量‘引例破法’的事实”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司法领域的变化,而非立法方面,排除A项;据材料“‘法不胜事’的问题较为突出”可知,法律体系并不完备,排除B项;宋朝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尚未进入到社会转型时期,且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法律的发展变化,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5·浙江强基联盟高三上12月联考·13)2016年法国国民议会为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社会党与环保改革派领袖布鲁诺·勒鲁及巴黎议员称,“这一庄严行动”是在“尽历史责任”,“此举想给那些为自由不惜被立即处死和受到不公正判决的妇女和男子以荣誉和尊严”。法国议会的这一行动旨在( )
表1为唐代关于科举进士科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反映出( )表1
(2024·江西赣州高三一模·1)图1、2为陕西姜寨聚落遗址与河南阎村原始遗址出土的陶罐及陶盖示意图,对比可以印证( )
(2025·广东高三上开学联考·13)有学者指出:革命中的愤怒很难把握,特别是各个阶级、阶层内部没有统一规划和领袖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这种不断地推翻与被推翻中,愤怒转化为害怕。害怕的人希望用简单而又野蛮的方式消灭政敌,所以我们会看到,每个阶层的代表被推翻后,他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几乎被全面荡平。该学者描述的历史事件( )
(2023·广东六校高三联考·9)下图所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在各地留下的足迹。其体现的主题最准确的是
(2023·浙江台州一模·22)1938年9月30日凌晨,欧洲四国首脑背着当事国签署了一份协定,而后一直在隔壁房间里等候的当事国两名代表被带进会议厅,告之协定的内容。这份协定涉及的领土指的是下图中的
32.在古代罗马法中,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不同等级的人拥有不同的公权和私权,其评判根据是法律人格。而要成为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人,需要具备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种身份。这表明罗马法
(2024·山东青岛三模·14)20世纪30年代,部分非洲知识分子发起了“黑人特色”运动,表达对非洲的自豪感;二战后,“黑人特色”运动进一步发展,许多诗人继续表达他们与非洲的联系,鼓励非洲人远离欧洲文化和殖民统治。这一运动( )
(2024·福建泉州三模·5)康熙年间开始实行雨泽粮价奏报制度,地方官员向皇帝呈送天气、雨水、收成、粮价等奏折。乾隆要求所有督抚必须按时呈报雨泽粮价奏折。这旨在( )
(2024·山东临沂高三一模·3)表1是部分唐诗摘录。这些诗句都( )表1
热门试题
1.
表2为近代上海市场中主要煤炭的产能、成本及价格。这反映出( )表2
2.
(2020·浙江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试卷·3)在应对汉武帝的策问“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时,董仲舒对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致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这反映出董仲舒在对策时示意①限制君权 ②三纲五常 ③天人感应 ④格物致知
3.
(2019·山东济南二模·30)第—次世界大战结束次年,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共400多人,到1920年猛增到1600人左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4.
(2010·广东文综·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
5.
(2012.海南单科卷.24)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8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4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5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