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8)1925 年中共四大会议上,开始把“地主”作为农民痛苦的直接原因和首要原因及农民革命的主要对象。会议通过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中称,“广东的农民与地主之争斗,工人与大商买办阶级之争斗,小商人与军阀之争斗,都很明显”。中共“农民革命”形成基于
A
地主阶级成为民族革命对象
B
军阀混战割据局面的结束
C
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新要求
D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矛盾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决议》中“广东的农民与地主之争斗”“很明显”可以推断中共“农民革命”形成基于对社会矛盾的正确分析,故选择D项。地主阶级不是民族革命的对象,排除A项;小商人与军阀之争斗,都很明显,军阀混战割据局面此时没有结束,排除B项;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新要求是在国民革命失败之后,排除C项。答案选择D。
相关题目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大力开凿运河,开辟航道,水利交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建业(今南京)为中心的南方漕运体系;东晋南朝时,建康(今南京)继续保持了漕运中心的地位。这些做法( )
(2023··6)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西文化论战中,文化学家陈序经提出全盘西化论,他认为文化是一个整体,主张“要格外努力去采纳西洋的文化,诚心诚意地全盘接受它”,并指出“在今日,西洋文化就是世界文化”。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论旨在
(2023·河北邢台六校联考高三上·15)甲午战后十八省举人“公车上书”痛陈利害;五四运动期间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也有广大工人;抗战时期,全民抗战同仇敌忾。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作出“调整一线,建设三线”的战略决策,遵循“分散、隐蔽、靠山”的指导原则。很多三线企业坐落在交通不便、远离原材料以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的地方。据此推知,三线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建国后,我国农村地区曾经一度出现过“专业户…重点户…万元户”等称号,对这一时期描述正确的是
明中期,政府对社会流民的管理在沿袭“劝归原籍,皆给牛、种、口粮”的基础上,更多地采用“编排户籍附入州县”的办法,在流民聚居地“重编里甲,新造黄册”。这一调整的出发点是( )
(2025·“化蝶杯”模拟·5)在这里,“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与此同时,“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此人下令组织编纂某书,佛、道、儒的内容都包括于其中"。据此推断,材料中的“此人”指的是( )
(2019·安徽合肥一模·13)李大钊说:“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故鄙意以为此番运动仅认为爱国运动,尚非恰当,实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也。”李大钊意在强调五四运动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西魏立国后,形势极为险峻,其时,天下三分,东有高欢大军压境,南有萧梁不时构衅。西魏地狭国贫,人口不满千万,宇文泰直接掌握的军队不过三万余人。同时,西魏立国之初,关中即遭大饥,人心浮动。宇文泰也看到了这种形势,大统元年(535)三月,他命各街薯斟酌古今以来的治国经验,且可以用于现实者,制订颁行了二十四条新制。大统七年(541)九月,宇文泰颁行了由苏绰起草的六条诏书。“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十一月,又颁布了十二条新制,和大统元年(535)三月顾布的二十四条新制合在一起,共三十六条。六条诏书和这些新制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并据此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宇文泰顺乎历史发展的潮流,终至取威定霸,转弱为强,奠定了北周王朝之基础。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宇文泰改革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宇文泰改革的特点。(6分)
钱穆先生认为:“(北朝)到底很快便建立起一个统一政府来。而且这一个政府,又不久便创设了许多极合传统理想的新制度……将来全都为隋唐政府所效法与承袭”;“隋唐复兴,大体即建基于均田、府兵的两个柱石上”。钱穆意在说明
热门试题
1.
(2023·四川成都高三摸底·19)1926—1931年,苏联的进口额中90%左右是机器设备的进口。至1937年,除了一些起样品作用的设备外,苏联几乎不再进口一般的机器设备。这一变化表明苏联
2.
1934年初,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改造“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最终实现国民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1935年起,新生活运动配合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建劳动服务团并开展国民军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3.
(2024·重庆高考·5)明代以前的英雄豪杰观带有显著的“圣人”性质,甚至可以“不近人情”。明代却趋于理性化,不止认同英雄有情,“儿女情,英雄气,并行不悖”,且推项羽为英雄第一,以曹操和勾践为英雄。这一变化
4.
(2021·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24)西周的社神、稷神己远远超出了土地神、谷物神的范围,举凡军国大事,如征伐、献俘、结盟以至禳灾,都要祭祀社神、稷神。而天帝及其他受祭祀的神鬼逐渐为周人所漠视。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时期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出台了反垄断法,并且在各国该法案中对这一垄断形式进行了限制,禁止了过于庞大的托拉斯垄断。这一举措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7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