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河北石家庄高三一模·13)13世纪中叶起,德意志西南部的农村公社有了较大发展,成为农民组织与活动的基本结构。公社拥有自治权,可以选举产生村委会,颁布村规和管理低级司法,自主组织生产和经济生活,管理土地和森林、水泽、牧场等公地资源。这反映出,当时( )
A
农奴政治地位的日益提升
B
封建庄园制的完善
C
封建主对农民控制的松弛
D
基层自治初步建立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题干可知,在中世纪德意志西南部的农村公社,公社的权力比较大,如“可以选举产生村委会”“颁布村规和管理低级司法”等等,这反映出封建主对农民控制的松弛,故选C项;题干所述及的对象是“农民”,而不是“农奴”,并且,题干述及的是“基层治理”和“经济”方面,并没有涉及“政治”,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农村公社对封建庄园的“冲击”,而不是“完善”,排除B项;题干仅是述及农村公社有了“较大的自治权”,并不能扩大为“基层自治初步建立”,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印度是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而事实上,印度有过“结盟”经历,即1971年8月与苏联签订《印苏和平友好条约》。印度选择这时与苏联“结盟”。明显与其准备军事介入东巴危机动机有关。故此,印度国防部长贾格古凡·拉姆直言不讳地说:“印度能够解放孟加拉国及其人民,部分是由于签订印苏条约后产生的信心。” 通过一系列外交工作和军事干涉,印度成功肢解巴基斯坦,东巴独立成立孟加拉国,由此奠定现在南亚政治格局。东巴独立,巴基斯坦失去近55%人口和约16%的国土,国家被印度肢解的仇恨,深深记在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的脑海中。从此以后,巴政府集中精力管理西巴,并不惜一切努力发展核武器,以更好平衡来自印度的威胁。因为这次战争让巴基斯坦清楚认识到:关键时剂,只有巴基斯坦才能救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必须掌握致命式器才能避免被印度“吃掉”的风险。再者,失去东巴的巴基斯坦,有更多精力关注克什米尔问题,故持更加强硬的立场,从此,印巴克什来尔争端再无和平解决的希望,直至今天。 ——据姚远梅《印巴矛盾及印度如何肢解巴基斯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苏和平友好条约》签订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巴独立给南亚政治格局所带来的影响。(6分)
(2025·陕西安康高三质检·16)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中国承诺对非洲不断增加发展援助;2014年,中国与巴西、印度一道搭建了金砖国家,组织并筹划组建了金砖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为金砖国家及其他新兴国家市场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这些举措( )
(2024·福建泉州二模·10)表2 1949—1956年新中国上映的部分电影表2反映了建国初期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19)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拥有与两院一样的法律创制权,还执掌国防、外交事务,拥有任命文武官员权力。但合约及商约须经两院通过后才可定案;未经两院同意,总统不得宣战,除第一年外,总统再也没有行使解散议会的权力。可见,当时法国实际上
(2018·福建漳州二模·25)下图是秦青铜半两钱母范。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母范”主要提供钱“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大批量铸钱。此事例折射出的重大意义在于
(2024·山东青岛三模·1)李悝被魏文侯任命为相国,他编纂了《法经》。其中盗、贼、囚、捕四篇以打击盗贼为主,杂篇涉及禁城(越城)、禁嬉(赌博)、禁徒(聚集)等对编户齐民的治理。这说明李悝的《法经》( )
(2024·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1)商朝前期的占卜由贞人(负责占卜的巫官)与商王共同完成,贞人负责向神灵询问吉凶祸福,王则是问卜后的发布者或决断者。商后期出现了大批没有记刻贞人名字的卜辞,甚至帝乙和帝辛还亲自担任贞人之职。这一变化说明( )
秦朝郡治的分布按现今省区计,北方省区共34地,南方省区共13地。汉平帝时各郡国治所分布按今省区计,北方省区共71地,南方省区共26地。这表明当时
明神宗改变国家机构的运作机制:以内阁监控六部,六部监控部院,部院监控地方抚按,最后使“部权尽归内阁”。这主要表明
(2018·河北衡水三月全国统一联考题·34)1950年7月,麦克阿瑟命令日本政府创建由7.5万人组成的警察预备队。这一预备队后被改编为自卫队,成为日本重整军备的基础。另外,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庞大需求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的强心剂。这说明
热门试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魏晋有户调之制,北朝因之,及唐而有租庸调之名。租者田租,即今之田赋;庸者力役,若不役,出绢而当庸直;调则户税,各随乡土所出,岁输绢绫纯绵,其无蚕桑之处,则输布麻。惟田赋不计亩而计丁或户,则与均田制度相辅而行,盖必人皆授田,始可按丁征租也。 均田制度以户籍为本,籍既失实,欲不废而不能矣。逮唐之中叶,均田制度坏,租庸调亦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矣。——摘编自万国鼎《中国田制史》材料二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我们先祖的伟大发明。丝绸作为我国传统的特色产品,早在张骞开拓“丝绸之路”之前,就已出口国外。 至明代,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太平洋航路的开通,欧洲一些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开始出现在东方,以中国丝绸为主要贸易品,贩运至第三国,从事赚取超额利润的大规模的“三角贸易”。——摘编自顾国达《近代中国的生丝贸易与世界市场》材料三“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参与国分享其发展经验和资源,以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途径,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部相关方带来共赢的结果。 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全球经济公共产品。……随着逆全球化之风席卷西方世界,“一带一路”建设凭其巨大的规模与资源,有潜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引自卡里·托克《“一带一路”为什么能成功》(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唐代户籍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简析租庸调制“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阐明欧洲国家在上述“三角贸易”中的经济获益。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丝绸在我国古代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经济全球化方面的作用。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揭示“丝绸之路” 蕴含的象征性意义。
2.
19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列宁通过研究《资本论》等马恩著作,并运用于俄国社会经济的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据此可知( )
3.
1649年1月,英国议会通过决议:“在上帝之下,人民是一切正当权力的来源;在议会里集会的英国下议院是人民选出并代表人民的,在本国有最高的权力。”上述材料表明,英国议会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4.
(2018·广西贺州·14)“……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唯有我们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增进的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材料中提出实现“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是基于( )
5.
(2007.海南单科.19)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