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山东日照三模·5)1855年,湖南巡抚骆秉章“严饬各州县,将钱粮素弊,大加厘剔”,率先“减赋”,民间不仅“全完”了当年田赋和“上年抵欠”,对1851—1853年的积欠也“率皆踊跃输将”。这一做法很快在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推广。“减赋”的主要用意是( )
A
收揽人心增加收入
B
革除积弊引领改革
C
减轻负担发展经济
D
增加积累推进洋务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南方地方政府推行减赋政策,主要是为了收揽人心,增加收入,进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故选A项;减赋地区多为太平天国影响的区域,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各地督抚实行减赋政策,而非出于改革的需要,排除B项;当时正值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主要是为了收揽人心,增加收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是政治目的为主,而非是经济目的,排除C项;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海南海口一模·3)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为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其地名也大有内涵。如今天西安东南的白鹿原上有孔村和孟村,但是全村却没有孔姓和孟姓;今西安市灞桥区有狄村、骞村等村名。出现这类现象有可能是因为
美国的外交倾向往往不受总统更换的影响。1955年初,美国正式在亚洲地区实施海外教育项目,强调“通过分享知识、技能和技艺,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同时要“促进其他国家对美国的更好的理解;增进美国人民与其他国家人民间的相互了解”。据此可知,该项目( )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麦加拉一度建立僭主统治。对此,贵族诗人色奥格尼斯哀叹道:“城市依然如故,人却换了面目,换成旧时此辈,不知法为何物,身披破烂羊皮,野居宛如麋鹿,此辈今成高门,高门于今为庶!”这反映了当时该城邦( )
(2019·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16)伏尔泰认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不可能不划分为两个阶级,一个是富人阶级,另一个是贫困阶级。”他在《哲学词典》中对“平等”作了如下解释:“除非有无限数量的人一无所有,人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据此推知伏尔泰
(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五次调研·7)朱熹曾说:“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省赋,省赋之实在治军。若夫治军省赋以为恤民之本,则又在夫人君正其心术,以立纪纲而已矣。”可见,朱熹意在说明
(2018·江西八所重点中学4月联考·30)近段时间,央视新闻持续报道“三线建设”,再次引发大众对“三线建设”的关注。“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展的一场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据此判断“三线建设”的主要是因为
(2024·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上期末·15)1921年,一位苏俄老农民说,“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为国家干活,一只为自己干活”。同时,他以正在召开会议的剧院为例,把农民比作墙,工人比喻为房盖,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比喻,强调了农民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说明( )
历史理解是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对以下材料“……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理解不正确的是
(2018·广东深圳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3 ——摘编自李京文主编《国际技术经济比较——大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表3为近现代不同时期各国科技发展简况表。根据表中信息,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解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3·北京顺义区一模·5)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共分四部分:一、用人察失,严禁朋奸。二、革除腐朽习俗。三、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四、采用新的刑法制度。对其认识准确的是
热门试题
1.
(2014·广东文综·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2.
下图为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3.
下图所示为某不平等条约的部分内容。该条约的签字国不包括( )
4.
(2025·云南昆明云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月考·10)如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局部),该次战役( )
5.
(2012.海南单科.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