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战国时期,各国字风各有特色,如齐系文字温柔凝重、燕系文字质朴简率、楚系文字华丽浪漫、秦系文字严谨规范,而韩国、赵国、魏国的文字修长劲利。据此可知
A
汉字是华夏族共同的文化基因
B
传统文化蕴含和而不同的气质
C
韩赵魏三国文字书写效率相对较高
D
文字不同源导致汉字体系出现分化【答案】B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字风各具特色,但都同属汉字,这体现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特点,故选B项;材料强调战国各国字风的差异,与汉字是华夏族共同的文化基因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无汉字书写速度的对比,无法得出书写效率相对较高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显示战国各国字风有差异,并不能说汉字体系出现分化,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济南一模·12)1596年,荷兰航海家巴伦支发现了北极圈内邻近挪威的斯瓦巴德群岛,之后该岛主权归属和资源开采问题不断引起国际争议。1920年在国际联盟积极倡导下,18个国家签订了《斯瓦尔巴德条约》,规定挪威享有该岛主权,但各缔约国公民享有自由进出、居住以及开采矿产等权益。这反映了( )
1824年哥伦比亚外交部长致信美国国务卿亚当斯:“我们请求贵国作为自由捍卫者,与哥伦比亚缔结同盟条约…以阻止(法国)任何可能的侵略。”美国最终婉拒请求,同年英国外交大臣坎宁提议英美联合警告法国不得干涉美洲,美国同样拒绝。这反映出( )
“自西医发明齿科之学,世之患齿病者,皆受其益。至其所镶之齿,有磁制者、有金制者。金制者价较昂贵,最觉璨然可观,于是此风盛行。即平日并非无齿男女亦有彼此镶嵌二三粒”。这种现象表明了当时社会
(2025·广东肇庆高三一模·16)如图为冷战时期苏联创作的讽刺漫画《先生,我们一定会将你们的人道主义援助用于和平目的》。该漫画意在说明( )注:箱子上有“美国制造”的字样
(2019·广西名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7)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法司论囚,拟律奏闻”前,要“从翰林院、给事中及春坊正字司直郎会议平允,然后覆奏论决”。这一做法
表1反映的历史现象源于晚清
(2019·海南高考模拟·14)苏格拉底认识到当时社会已从原来的“有序”变成“无序”,从原来的“治”变成了“乱”。外部世界的失落,促使他转而经营人的内在精神大厦的设计和建设。“内在的精神大厦的设计和建设”指
(2023··3)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被誉为“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据此可知,该书法家的作品呈现出
(2019·清华大学11月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4)据考古报告,商代女军事家妇好墓出土的仅青铜器至少就有1.6吨。殉葬人数不少于16人,有100多件兵器,其中有两件青铜钺特别大,一件重8.5千克,一件重9千克,上面铸有妇好的铭文。这反映了商代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把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9月,又将“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这一变化旨在
热门试题
1.
(2014·湖北随州·10)今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观点错误的是( )
2.
(2012.江苏单科.7)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3.
(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4.
(2024·江西赣州二模·4)《唐律疏议·名例六》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宋真宗时期,官府已不允许将奴婢作为财产处理,而且主人犯罪时,奴仆也不再被连带而没官,他们大部分被遣散还家。这一变化反映了( )
5.
(2024·浙江高考·22)以茶观史,溯往知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从17世纪后期开始,茶叶成为汉口商业贸易的龙头。雍正五年(1727),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俄商获准来华贸易。于是,晋商在福建武夷山和两湖地区购买大批茶叶,经水路至汉口集散,再向北经水陆运输至张家口,再由张家口的“外商”运至中俄边境口岸恰克图,从而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里茶道”。在恰克图贸易开始之际,参与茶叶贸易的华商以晋商和蒙商为主,后来则几乎完全由晋商垄断。晋商在关内的大本营张家口,在明代原属贫瘠荒凉之地,物资稀缺,人烟稀少,但到19世纪时已经成为商贸聚集的重镇。——摘编自刘再起《晋商与万里茶道》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茶叶市场完全依赖中国的局面结束了。1887年,中国茶叶的出口量被印度超过,引起了朝野上下的震动。到90年代,福州、皖南等茶叶产地依托民间力量,相继引进茶叶制造机器,形成了一个建立制茶工场的小高潮。与此同时,较具规模的茶叶改良公司也开始出现。1897年,中国最早的农业科技杂志《农学》创刊。在最初两年里,该刊有关茶叶的奏折文札、茶事报道和国外科技,占据了最大篇幅。即使当时中国业茶者和有识之士意识到了危机,甚至采取了某种措施,也不可能阻止茶叶外贸的减少趋势,因为这根本不是措施是否得力的问题,而是体制和制度的问题。——摘编自李长莉等主编《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材料三二战后,世界茶叶消费市场呈现多极发展的趋势。随着西欧国家的实力开始削弱,英、法、荷等国的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相应地,印度、斯里兰卡茶叶出口一统天下的局面和英国进口大国的地位均发生了动摇。随之而起的是亚非地区的肯尼亚、越南、印尼、乌干达等国的茶业崛起,并成为新兴的茶叶消费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业复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茶叶生产量超过印度,重新成为世界第一的产茶国。目前,中国茶叶内销市场旺盛,出口贸易在总量上基本保持世界前三的位置。此外,俄罗斯和美国成为新兴的茶叶进口大国。——据盛敏《千年脉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前中期汉口在茶叶对外贸易中的角色,并概括这一时期汉口茶叶贸易的主要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19世纪90年代中国在挽救茶业危机方面的新举措。结合所学,揭示19世纪后期中国茶业危机的根源。(6分)(3)根据材料三,概述二战后世界茶叶消费市场“多极发展”的成因。综合材料一二三,概括你对18世纪以来中国茶业兴衰史的认识。(7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