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唐御史中丞薛存诚查获僧人鉴虚犯法,当处死刑。权臣要官轮番在皇帝面前保护并解救鉴虚,皇帝宣旨将其释放,但薛存诚不执行旨意,依法予以处决。这事件说明当时
A
中央机构运行不畅
B
君权受到监察制约
C
朝野普遍信仰佛教
D
宽仁为法慎行刑狱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材料讲“僧人鉴虚犯法,当处死刑”“依法予以处决”,说明机构依法运行,故A项错误;“权臣要官轮番在皇帝面前保护并解救鉴虚,皇帝宣旨将其释放,但薛存诚不执行旨意,依法予以处决”体现了监察部门在合法的情况下,对君权有一定的约束,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所有人都信仰佛教,故C项错误;材料“僧人鉴虚犯法”可见与宽仁无关,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据史书记载,姜太公到营丘拓殖,邦国大盛;楚国接受中原文化,将“南蛮”纳入中国范围。箕子率商人远赴,则成为今日朝鲜国家的先驱。另外,沿印度河口至波斯湾,从波斯湾到红海,从红海到地中海和黑海,波涛所及,在位置合适的良港,莫不有各种殖民据点建立。腓尼基人、埃及人、犹太人等都建立殖民城市,希腊人的城邦遍及地中海沿岸。材料意在说明( )
(2021·河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尖子生第二次考试·10)据统计,1916年中国工人罢工次数为17次,1917年为23次,1918年增至30次,1919年仅头五个月就达19次。这表明,当时中国
1884年,《点石斋画报》在上海创办,以图文并茂、浅而易晓的方式报道时局战事、域外风情、科技新知等热点,是晚清影响力最大的新闻画报。该刊阐述其办刊宗旨:“取新闻事迹之颖异者,或新出一器,乍见一物,皆为绘图缀说。”这反映了当时( )
东晋十六国以前,因简牍造籍耗时费力、保存需要相当的空间,户籍文书仅由县、乡典藏。从东晋及十六国政权中的后赵开始,县以上各级政府典藏户籍逐渐成为定制,并为隋唐王朝所继承。这一变化得益于( )
在亚洲各国人民成功地采纳西方的科学技术时,当社会主义国家放弃其计划经济和一党制的政治制度时,这绝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抗的问题。在第三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对所有外来模式的幻想破灭感,但这种破灭感只留下了一个真空:没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这反映出
上海画家鲁少飞于1937年年底创作的一幅漫画《制日寇死命的华北游击战》,描绘了中国士兵骑着战马勇敢冲锋砍杀日寇的景象。该作品反映了当时( )
(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五次调研·8)在行省由中央临时派出机构到地方常设机构的演化过程中,元廷取消中书省宰执“系衔”,降低行省品秩,又将江南等处行枢密院并入行省。这些措施
如表是建国以来部分学者编写世界史的相关视角和内容。据下表可知,建国以来世界史的编写( )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热点。2018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建立了一系列指导和帮助各方落实协定的机制和规则。这
北宋大臣文彦博对宋神宗说行交子不便,神宗说:“行交子,诚非得已,若素有法制,财用既足,则不须此,今未能然,是以急难无有不已之事。”据此可推测北宋发行交子( )
热门试题
1.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在 1927年、1949年、1956年与 2000年党员队伍社会成分组成表。属于1927 的是
2.
(2019·青海省·11)“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文中的“社会变革”包括(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海军③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④提倡“文明开化”
3.
(2018·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到18世纪末,英国贵族、乡坤、商人的数量达到69.8万人。他们有相当的经济基础能够维持一掷千金的奢侈生活,服饰作为他们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其花费必不可少。随着英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频繁,一些原来的社会底层民众着装突破了政府的限制。出身于贵族和富裕家庭的妇女也是奢侈风潮的推波助澜者。甚至,一部分女性女扮男装,外出工作,即便是农民,服饰已不仅仅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而是逐渐摆脱了简单实用的风格,将节假日所穿漂亮衣服同平时劳作所穿衣服区分开来,竭力追赶时髦,只有极少地区的农民不做改变。到18世纪末,一种反中世纪禁欲主义,鼓励人追求现世幸福的思潮使得与人息息相关的服饰也因此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人们摆脱了教会掩盖形体美的着装模式,充分展示人的自然美。 ——摘编自乔洋主编《近代服饰研究》 材料二 到1912年,民国建立,清帝退位,传统的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被打破,一段时间内,中国人穿什么的都有,以样式论、有穿长衫马褂的;有穿中山装、西装的;也有中西服装混合穿的,颇为滑稽。退位的溥仪也穿西装,梳一头中分头,戴金丝边眼镜。其实,在通商口岸的一些商人和市民早已经捷足先登,在服饰上近代化了,一些前卫的女性竟相脱掉保守传统老式服装,穿起了西式旗袍,配上瓢鞋丝袜,这是当时前卫和时髦的象征。就连有些村民也对洋货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洋布、洋伞、洋鞋充斥着农村市场。但那些远离口岸地区的人们,或许是习惯成自然,或许是无资添办,或许是出于对逊清的留恋,仍沿用旧服。 ——摘编自张华《清末及民国服装习俗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英两国近代服饰变迁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1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服饰变迁对近代中国的影响。(8分)
4.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下面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
5.
(2024·江西鹰潭二模·3)到南北朝末期,各族人民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已和汉族基本上一样了;胡乐、胡舞、胡床、胡饼及尊重妇女的意识等也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