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全球化时代对全球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重道远。下列项中不属于全球治理的问题是
A
环境污染
B
民族文化
C
能源危机
D
粮食短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环境问题是全球治理的问题,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民族文化是世界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是需要保护的,不是需要治理的,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能源危机是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粮食短缺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表1为近代以来部分学者对于“儒”的来源考证。表1这些考证( )
有学者指出,清代地方的保正、甲长不在编制,但却是“在官人役”“以供县吏之役使”。时人言保甲称“保甲之役……从而闻于州县,平其是非,则里党得治,而州县亦无不得其治……天下无一家一人不治焉。”据此可知,清代( )
20世纪50年代,拖拉机是年画的重要题材。下图是1955年的一幅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欣赏该作品,可以体会出当时( )
(2023·福建第三次质量检测·11)古代雅典在克里斯提尼担任执政官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行“陶片放逐法”,公民大会投票把最不受欢迎的人流放国外;外邦人来到雅典要登记注册在“庇护人”(即当地雅典公民)名下并缴纳“人头税”;限制贵族和富人建造大型墓葬纪念物,如禁止墓葬纪念物的建造投入超过10个人3天的劳动,要求贵族和富人将时间和金钱更多地投入到为所有公民谋利的事情上。这些措施
外交话语是外交工作中使用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新世纪新的外交话语,如“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和而不同”等,据此可知我国外交( )
(2023·重庆模拟(一)·15)下图是某次国际会议的资料照片,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此次会议
1912年2月,上海报界公会举行同业会议,对新政府仓促要求改用新历表示不满,指出“一国之历数,非总统一人所得私”,新历应“取便于众而颁布”,因而与会各报一致不执行改历命令,并认为这才是“尊重共和新国之国体”。这反映了( )
(2021·云南昆明“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29)1906年,梁启超指出,中国民智未开,必须通过渐进的道路实现民主政治,在教育普及之前必须经过开明专制的过渡期:国体是君主或共和并不重要,只要是民主政体即可。这种认识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之间的战争规模较小,几百乘战车几千人参加的战争已经算是大战争。可是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动辄用兵十万甚至数十万,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烈度越来越高。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热门试题
1.
20世纪70—90年代初,东南亚一些国家大力加强对各类农业初级产品的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实现了产业的升级;埃及则努力发展运河、劳务输出和旅游业等服务行业,增加外汇收入,取得了一定成效。上述国家其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经验是( )
2.
(2024·天津河西区二模·11)17世纪,马尼拉地区每年有大量人口流入墨西哥,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墨西哥的劳动力短缺危机,扩大了瓷器以及白银贸易,而马尼拉人口迁移也为菲律宾带来了高产作物和大量商品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
3.
日本投降后,美国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军舰大肆进行走私、贩私活动,使得大量低价商品长驱直入并在华倾销,青岛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工厂仅有四分之勉强能够维持运转。这反映出
4.
(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4)魏晋时期的大量墓葬画像砖显示,牛不仅参与了土地耕作中犁地、耙地、耱地、耕播的整个过程,而且已由“二牛”向“一牛”转变(如图1、图2所示)这一“转变”
5.
(2023·山东菏泽·3)“中国的文化就陆地情况来看,它越过亚洲中部,打开了通往印度、西域的道路”。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