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河北唐山高三摸底·15)表3 1937—1990年苏联、美国部分经济数据表(单位:百万吨)
下列选项对表3数据解释合理的是
A
①说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任重道远
B
②表明美苏争霸呈现一边倒的倾向
C
③说明苏联的改革摆脱了体制束缚
D
④表明美国经济已被苏联全面超越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根据表格信息,1937年苏联和美国的原油产量、钢铁产量差距依然很大,这说明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苏联的工业化水平还需要大幅度提高,苏联的工业化道路任重道远,故选A项;1950年美国和苏联的原油产量、钢铁产量都出现了大幅度增长,这说明当时美苏两国的工业实力都在同步增强,不存在一边倒的倾向,排除B项;苏联直到最终解体也未能彻底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排除C项;表格信息只能反映美国在原油、钢铁等工业领域超越了苏联,并不能反映社会各方面的信息,排除D项。
相关题目
相传周公制礼作乐,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荀子认为“礼别异,乐和同”,礼主“分”,使社会井然有序,乐主“和”,使人人和谐共存。荀子意在强调礼和乐( )
1950年5月,北京市劳动局召集资方代表举行大会,指出“今天劳资双方是处在朋友的地位,劳资之间的矛盾主要用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双方都要根据政策法令在平等两利的原则下,进行说理斗争”。这一举措( )
(2020·黑龙江大庆二模·33)英国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得到巩固,1700年全1830年间,重新界定产权的财产、圈地、法定机构等法案数量出现了显著增长,构成了议会一半的立法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元朝政府将读书人编入儒户,可以享受免除差役的权利。但南宋遗民郑思肖却在其著作中写道:“鞑法:一官、二吏……九儒、十丐”。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2023··12)19世纪后半期,受铁路建设的影响,运费下降使得美国西部生活和生产成本显著下降、投资环境大为改善,吸引了东部资本、劳动力和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地流入西部,带动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这表明
(2024·河北张家口三模·12)在中世纪西欧,通常情况下,每个领主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都拥有一个或数个庄园,如“在英格兰,有的封地是由三到四个庄园,或者三个或四个村庄的土地形成的”。每个等级的领主,在其各自的领地(庄园)范围内,均拥有绝对的支配权。这表明,当时西欧( )
(2019·四川成都一模·31)20世纪30年代,在国民党主办或控制的报刊上,唯物辩证法、社会形态的演进及社会主义的趋势等常常被自觉不自觉地提起或运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等这些本来属于共产党人的理论主张时隐时现。这反映了
(2023·江苏南通二模·4)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第二年,宋真宗大幅增加了北方科举的解额,更多举人获得参加省试的资格。庆历元年,陕西边界受到西夏的攻击,宋仁宗特令陕西路诸州“解额不及十人者增五人,十人以上增三人。”由此可知,宋代
(2023··14)列宁指出:早期工人运动,“这是工人运动最初的、开始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也是必要的,因为对资本家的憎恨心情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促使工人产生自卫要求的第一个推动力。”由此可知,列宁认为早期工人运动
1923年,《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签订,宣言表明苏联政府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对孙中山的支持;孙中山表示欢迎苏联政府的帮助,公开确立了国民党的联俄政策。之后,苏联派遣顾问并提供200万卢布援助。据此可知( )
热门试题
1.
(2024·广东中考·1)如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相关图片。据此推知,当时( )
2.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3.
(2022·福建省部分地市高三4月联考·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有学者在研究18世纪以来西欧经济腾飞时提出,决定经济“起飞”时机的是政治因素。政治结构犹如一个发射器,只有在合适的发射架上,国家经济才能“起飞”。从政治上说,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使经济“起飞”:第一,这个国家必须是统一的,它克服了分裂;第二,这个国家必须不受外国挟制,也不受外国干扰,它必须是真正独立的;第三,这个国家必须克服个人专制,不能由一个人决定一切。——摘编自钱乘旦、陈意新《西方政治现代化道路比较》运用世界近现代相关史实,对材料观点进行探讨。(赞同、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4.
(2017·山东青岛·7)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国家统一 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5.
(2024·重庆三模(教科院卷)·5)顺治三年颁行的《大清律集解附例》规定:“凡各处人民,每一百户内,议设里长一名,甲首一十名,轮年应役,催办钱粮,勾摄公事。……其合设耆老,须于本乡年高有德,众所推服人内选充,不许罢闲吏卒,及有过之人充应。违者,杖六十。当该官吏,笞四十。”材料表明当时政府(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