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春秋末,晋国卿大夫率先废弃井田制,授民田地,按亩征税。这种土地改革,成为春秋战国之交大变革的开端,使“五口”到“八口”之家的小农,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农民替代贵族,成为军队主力,军队规模扩大,战争规模升级。这一变化( )
A
推动了原始农耕解体
B
说明封建国家的建立
C
促进了国家迅速统一
D
源于铁器牛耕的使用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春秋末晋国土地改革引发一系列变化,而这一改革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铁器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使土地制度发生变革,影响到农业生产主力与军队主力等方面,故选D项;原始农耕解体发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井田制废弃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表现,而非原始农耕解体,排除A项;封建国家建立的标志为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建立,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春秋末至国家统一还有相当一段历史进程,“迅速”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19·云南昆明二模·35)1965年,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人均收入的19倍,而到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材料说明世界
图1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形势示意图。该图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是( )
依周制,墓穴的墓道数量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下图为周代秦国国君墓穴形制变化图。据此可知( )
(2024·山东日照一模·4)明末上海人陆楫在《禁奢辩》中说:综观天下“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清中期苏州人顾公燮认为:“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亦几于绝。”这表明( )
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问世后,获得国际上极高的关注和赞扬。茅盾先生观看后即兴赋诗:“莫笑故事诞,此中有哲情,画意与诗情,三美此全具。”这体现出新中国的艺术创作趋向( )
周灭商后在战略要地分封子弟、功臣,在分封之外的广大区域则施行服制,由周王赐予封号,将其纳入王朝管理系统,形成服制与分封并行的制度。这一做法( )
(2019·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一模·30)从货币流通的角度来看,“吾国实不啻久已分为十百千小国”。1935年11月,国民政府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次年1月增加中国农民银行)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再有货币发行权,流通中的纸币逐渐收回,停止使用。这一举措
东汉前期,选官尚可大致维持清平。东汉中期,清流士大夫对选官的批评,多着眼于“儒者寂于空室,文吏哗于朝堂”与“郡国所举类多辨职俗吏”之上,抨击政府重文吏而轻儒生。东汉后期,遂出现了大量士大夫们对选官“清浊不分”的谴责。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
有学者认为,曾经活跃的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和红山文化等先后走向衰落,而龙山文化在剧烈动荡中完成了一系列重组整合,转向二里头时代,这与古史传说中的黄帝、炎帝集团兴起和活动范围相吻合。这说明此时的早期中华文明( )
16世纪中期以后,在西属拉丁美洲,矿业经济快速发展起来,西班牙移民涌入,同时印第安人因疫病、殖民奴役而大量死亡。上述现象导致西属拉丁美洲( )
热门试题
1.
五代十国以来,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常常把大量财物留使、留州。宋初的“防弊之政”为解决这一问题所设的机构是
2.
(2009.上海单科.2)将右图陶尊上的刻画符号与楔形文字、甲骨文、圣书字和腓尼基字母文字相比照可推断该陶尊最有可能出土于
3.
(2022·江苏苏州·11)标语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达到某种宣传目的。下列宣传标语出现于抗日战争期间的是( )
4.
嘉庆前期,江南官民不再以传统的奢华与精致为时尚,转而追求西方器物与审美。海宁人陈鳣细致地记录了这一风俗变化,谓:“夫居处之雕镂,服御之文绣,器用之华美,古之所谓奢也。今则视为平席无奇,而以外洋之物是尚。”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 )
5.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