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而建造了吴淞铁路,后来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将铁路赎回并予以拆除。这一事件反映出( )
A
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
B
清政府国家主权观念增强
C
中国交通近代化起步艰难
D
列强的经济侵略受到遏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吴淞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铁路,由英国商人私自修建,清政府赎回后拆除,凸显了当时保守势力对西方技术的抵制和清廷的犹豫,体现了中国在引入现代交通技术时面临的巨大阻力,交通近代化进程曲折艰难,故选C项;“中体西用”强调学习西方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材料未体现相关举措,排除A项;清政府赎回铁路可能涉及主权意识,但拆除行为暴露其缺乏现代交通观念,主权维护不彻底,排除B项;赎回行动暂时阻止了外国控制,但拆除未真正遏制列强经济侵略,反而为后续列强获得铁路权埋下伏笔,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2·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4)图1是出土于河北邢台的宋代磁州窑瓷枕上的风俗画图1中的瓷绘反映了
明万历时,广东佛山黄氏是从事铸冶车模的家庭小作坊主。到其孙时新拓了生铁生意,并购买了码头。雍乾年间,产业更见拓大,还新开了当铺。由此可知,明清之际的广东地区( )
(2019·湖北黄冈9月质量检测·22)1950年,美国麦卡伦法案规定:共产党各组织成员不得领取出国护照;司法部长认为国家处于紧急状况时,可以逮捕任何“可能阴谋进行间谍活动及破坏行为”的人。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以多数票再次通过。这反映出美国
(2018·江苏常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8)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倡“改制”的孔子,并说他的变法主张就是继承孔子的事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2023··15)下图是某学者著作中一个章节的子目录。据此判断,该章节的主题是
(2024·安徽黄山二模·6)1861年英国商船从温州运载食盐至上海,1862年英国“珍珠号”商船又从泉州运载食盐到福州。对此清政府令温州、泉州等地“无论华洋商人贩运,均将船货扣留,一并入官”,同时照会英国驻华公使要求查办相关人员和船只。清政府的举措( )
(2024·北京西城区一模·6)1906年刊发在《北京画报》上的插画“恭贺立宪”配文“改行立宪,是中国的大转折,是几千年没有的大幸福。”该插图反映了( ) ①戊戌维新冲击旧式官僚体制 ②西式的服饰乐器得到了传播③全国人民广泛拥护共和政体 ④部分人士对政治变革的憧憬
下图为1843年前后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对比,造成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6)北宋的山水画构图工整,气势恢宏,阳刚奔放,如图一。而南宋山水画构图不求对称,渲染恬淡。像当时的画家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时人称为“夏半边”、“残山剩水”,如图二。这种绘画特点的变化反映了图一 《夏山图》(屈鼎·北宋) 图二 《溪山清远图》(夏圭·南宋)
图1为罗马条约签订后法国漫画《共同市场》:戴着象征第四共和国(1945~1958)小红帽的法国民众走近投票箱,箱子突然弹出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头像,连接头像的弹簧是法语单词“共同市场”。该漫画意在
热门试题
1.
(2022·黑龙江大庆·34)西方“步入近代”的过程: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以下符合这一变革顺序的是( )
2.
(2022·重庆(A卷)·11)以下示意图根据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的帐本制作,从一个视角反映了当代中国百姓生活的变迁。促使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3.
(2025·;湖北省名校联盟联考一·11)下图反映了人类早期文明发展的部分情况。据此可推断( )
4.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
5.
(2018·海南高考·18)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8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3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