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图为1928年日军侵占济南后在南门城上的合影以及日军从济南收缴的枪械留影。它们可用于研究( )
A
列强对北洋军阀的操弄
B
国民政府“北伐”的局限性
C
日军全面侵华的突发性
D
国民党军正面抗战的英勇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与“济南惨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期间,日军占领济南,严重侵犯我国主权,蒋介石命令部队绕开前进,违背此前北伐战争“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宗旨,表明后续“北伐”是中国新旧军阀(帝国主义代理人)之间的较量,不再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行动,故选B项;材料并未涉及北洋军阀,故排除A项;1928年,日本尚未发起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也未组织正面抗战,故排除C.D两项。
相关题目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15)苏格拉底认为,城邦法律是公民与城邦的契约,体现了自然的要求,因而正义。既然生活在城邦中,就意味着认同了城邦法律,这是与城邦的契约,而契约不可违背就算自己遭受不公正待遇,也要遵守法律。苏格拉底意在强调
(2024·安徽宣城二模·2)魏晋时期的察举采取考试方法为普通士人保留了一条进身之路,高门子弟很少屈尊接受察举。但在南朝时期,他们态度发生转变,纷纷参加考试,秀才一科充斥着高门才子。由此可知当时( )
先秦儒家开启的内圣之学具有积极高昂的主体精神,强调以人为本的“圣化”人格范式;董仲舒强调“天道至上”的“神化”范式,对个体人格进行消解。这一变化( )
1909年,在湖南咨议局成立大会上,巡抚岑春煊率众官员参加并发表演说:“咨议局者,于官与民之间为之枢纽者也。”士绅代表谭延阎在演说中指出公众参与政治之益,强调“中国图存之妙用,惟在宪政”。两人的演说,反映了( )
公元前1000年的一份纸草文献上书写:男奴隶西姆,从善良的织布匠哈甫家逃走了……西姆身高5英尺2英寸,红脸,茶色眼珠……如果谁能把他带回哈甫的店铺来,赏一个金币。技艺高超的织布匠哈甫总是应诸君的要求织出最好的布匹来。对此最为合理的推断是
(2023··4)据学者研究,图1、图2分别为北宋和南宋政治地理结构图。北宋政治地理结构 南宋政治地理结构据此推断,南宋政治地理结构的变化
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发明,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织布速度的提高,推动了纺纱技术的改进,纺纱技术的改进,又呼唤织布技术的革新。下列发明,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手摇纺纱机 ②骡机 ③飞梭 ④水力织布机
(2018·河北衡水三月全国统一联考题·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41年6月,丘吉尔政府组成一个有12个部参加的委员会,在牛津大学贝弗里奇教授的领导下,调查现存的国民社会保险方案及其有关的服务措施并提出建议。1942年12月,该委员会提出正式报告,即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该报告认为,社会保险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它只有在个人与国家合作下才能完成。在1945年7月的大选中,工党大获全胜,艾德礼出任首相。开始逐步推行贝弗里奇计划。政府先后颁布了《家庭补助法》《新国民保险法》《国民救助法》《国民医疗服务法》等。到1948年,艾德礼宣称英国已经是福利国家。战后的历届政府都不断制定各种法律,完善和改进社会保障体系。单就1970—1971年度统计,在英国的财政支出中,住宅、环境服务、科技、保健、个人社会服务、社会保障以及其他公共服务共占59.93%。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贝弗里奇报告的内容并指出其提出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弗里奇计划实施所产生的影响。(6分)
从1939年起中共中央领导人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如: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张闻天《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陈云《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毛泽东特别强调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上述活动
热门试题
1.
下图是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制作的大事年表。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2.
唐朝扬州位于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处,最为重要;唐末遭到严重破坏,盛况不复。北宋设市舶司后,明州(今宁波)发展迅速,“凡中国之贾,高丽与日本诸蕃之至中国者,进出唯明州一港”。影响唐宋时期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变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3.
(2007.山东文综.10)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4.
(2024·青岛·10)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趋同性逐渐加强。元朝建立之后,进入中原的契丹人、金人都被称为汉人,正体现了这种趋同性。材料说明了这一时期( )
5.
(2024·浙江高考·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历史要有“坐标”,横向有彼此文明的接触、联系和影响,纵向有沿着时间发展的轨迹。在文明发展进程中,工具是一种标志,就像里程碑,告诉我们从这一站到了另一站。人类最早大规模使用的金属制品是青铜。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总的来说,西亚的青铜器要早于中亚和中国。卜辞与考古资料的信息,透露出商王国与欧亚草原文化的广泛联系,商以来的铜镜、铜刀和马车,从纹饰和工艺上看,很多都能看出西亚和草原文明的影响。那么,中原的青铜技术是不是外来的?目前的考古发现,还不支持我们斩钉截铁地作断言,只能说中原的青铜技术有受到外来技术影响的很大可能。——摘编自葛兆光主编《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等材料二“全球史”意在寻找一个笼括全球的、联系的,互动的、交往的历史。《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是一部“从中国历史的角度、问题和视角去看全球”的著作,其内容包括物质,商品贸易的往来,知识和文化的交流,人民包括海陆的移民,战争怎样造成人口和族群的移动,自然(包括疾病、气候和灾难)如何影响了人类的历史等。其中“食物”一章的主要目录如下:——摘编自葛兆光主编《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考古发现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写出青铜器最早发现的区域,并概括其大规模使用的意义。(7分)(2)阅读材料二,参照“食物”一章,根据所学知识,以13世纪以来的移民为主题,编写一个章节目录。(6分)(要求:时空逻辑清晰,表述涵盖史实,包含四节子目)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