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1世纪前后,西欧封建领主们直接经营自营地,使用奴役劳动。13世纪后,封建主则更多地使用雇工耕种自营地。14世纪中叶后,出租自营地的浪潮席卷了西欧大部分地区。以上变化反映了( )
A
经济发展改变社会结构
B
城市兴起削弱领主力量
C
王权加强瓦解领主经济
D
商品经济冲击庄园经济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依据材料可知,13—14世纪,西欧封建庄园的经营方式发生改变,出租自营地,使用雇工耕种渐成普遍趋势,使中世纪的庄园逐渐瓦解,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D。材料未体现社会结构的改变,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封建庄园的传统经营方式改变,BC项与材料无关。
相关题目
1942年春,陕甘宁边区蒙古文化促进会编印《延安各界纪念成吉思汗专刊》,分赠延安蒙古同胞和各个机关。毛泽东、朱德分别为专刊题写了“团结抗战”“中华民族英雄”的题词。5月5日举行祭礼,百余蒙古同胞及各机关学校的代表均默立堂前致祭。边区政府的上述活动
2022年6月,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发布:3号坑、8号坑发现的铜尊、铜叠等是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3号坑、4号坑发现的玉琮来自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3号坑、7号坑、8号坑发现的有领玉璧、玉璋等在华北、华南地区都有发现。这能够佐证,中华文明具有( )
(2024·湖南省雅礼中学三模·13)近代国际体系自发端以来,从西方渐次向东方推进,不断容纳新独立的国家,从主权国家投射出近代国际体系,最终演化成具有环球史意义的世界秩序,其演化过程如下图所示。对该图解读合理的是( )
云梦唾虎地出土的梁简《为吏之道》提出了聚官吏必须进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安静毋苛,审当赀罚,严刚毋暴……宽容忠信,慈下勿凌,敬上勿犯”“勇能屈,刚能柔,仁能忍”。这说明秦代( )
(2023·广东一模·12)10—12世纪的欧洲学者普遍非常欢迎来自阿拉伯世界的文明成果,但14—15世纪的欧洲学者则出现抵制阿拉伯文化的倾向,如彼特拉克对阿拉伯诗歌就多有批评。这种变化反映出
(2024·河北邯郸二模·10)1985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该决定主要意在( )
史载,武则天创造了一种组字舞,使舞蹈队通过变换队形组成“皇帝万岁、天下太平”等字样;在金城公主入藏和亲的欢送庆典上,唐中宗令皇宫马球队与吐蕃使者进行马球比赛。据此可知,唐代体育活动( )
(2025·云南昆明云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月考·9)1939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发出公告,号召南洋华侨中“熟悉驾驶技术,有当地政府准证,识文字等”的司机和修理工“志愿回国以尽其国民天职”,“国内服务之地,均在云南昆明等处”,最后强调“事关复兴大业……注意办理是要”。这反映了( )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9)表1是1929—1938年部分国家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表,对其解释正确的是表1
(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11)中国近代有学者提到:在生物界里,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与世隔绝的“孤悬岛国”的物种,一旦有“外种闯入,新竟更起,往往年月以后,旧种渐湮,新种迭盛。此自舟车大通之后,所特见屡见不一见者也。”这一观念产生的社会影响是
热门试题
1.
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老子曰:“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两人的主张都强调( )
2.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1942年,在英国的主导下,流亡伦敦的欧洲八国教育部长多次召开会议,讨论战时与战后教育文化重建问题。1944年,美国提议建立一个联合国体系内的教育文化组织。194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成立。其《组织法》强调“文化之广泛传播以及为争取正义、自由与和平对人类进行之教育为维护人类尊严不可缺少之举措”,接受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加入,坚持“一国一票”的平等决策方式,具体运行机制则吸收了美、法两国草案,并将美国重视的新型无线电广播、电影、报刊等大众传媒列入其职能领域,美国也对该组织“成为美国安全项目以及外交政策更广泛目标中的一个力量”抱有相当期待。20世纪50年代后,苏联和第三世界国家广泛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意识形态功能弱化,逐渐回归于纯技术援助功能,成为开放程度最高的几个国际组织之一。——摘编自刘铁娃《解释美国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影响力的演变》(1)说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的背景。(6分)(2)简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作用。(6分)
3.
(2023·山东中学联盟高三12月联考·13)图3、4为18—19世纪初英国工农业的发展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4.
(2025·广东八校高三8月联考·12)1493年,西、葡两国因在殖民争夺中矛盾日益激化,邀请罗马教皇予以仲裁,“教皇子午线”随之产生,并于1506年和1529年两度微有调整;但此后英国、荷兰等国却对这条分界线根本不予理睬,争先恐后地涌向世界各地。这侧面说明了( )
5.
(2024·山东潍坊·17)1954年至1956年底,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政策被誉为“创举”。原因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