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表2呈现了二战后从“关贸总协定”到“世贸组织”的贸易谈判概况。据此可推知( )
表2
A
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碍
B
霸权主义决定参与国家的数量
C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
参与国家存在多元利益的博弈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表2可以看出,从“关贸总协定”到“世贸组织”的贸易谈判中,参与国家和地区数量逐渐增加,谈判主题也由关税扩展到非关税措施、服务、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纺织品、农业、WTO成立等领域,这说明世界贸易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也体现了参与国家存在多元利益的博弈,故选D项;材料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而不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碍,排除A项;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及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参与谈判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加,这并不是“霸权主义”决定的,排除B项;迄今为止,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3·浙江台州一模·17)公元前4世纪末,罗马修建了由罗马南下通往重镇卡普亚(今意大利境内)的第一条大道——“阿庇亚大道”,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境内的大道已有372条之多,这些大道以罗马为起点,辐射向罗马帝国的各个方向。据此可知,古代罗马
1886年到1894年,上海格致书院设计的考课命题有:“《墨子》经上及说上,已启西人所言历学、光学、重学之理,其条举疏证以闻”“华人讲求西学用华文用西文利弊若何论”“中外各国刑律轻重宽严异同得失考其”等。这些考课命题反映出格致书院致力于( )
19世纪初,“解放者”玻利瓦尔强调自由仰仗于科学,而科学的发展将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的权利并为之而战。在他看来,只有科学家才能真正了解国家的实际情况,知识确实是一个产生力量的源泉。据此可知,他强调
(2019·广东茂名一模·24)《礼记·礼运》孔子日:“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这反映了孔子主张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教育改革着眼于创办语言、军事技术类型的新式学堂,而19世纪90年代以后,教育改革重点在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广设新式学堂。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2017.11·浙江高考·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762年,隐居在巴黎近郊的卢梭完成了他最为人知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这部著作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开头,阐发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重要观点。……卢梭还正式出版了一部关于道德问题的充满激情的感伤小说《新爱洛绮思》,似乎欧洲的所有妇女和一半男人都为之落泪。人们常说,浪漫主义伴随着这部小说而诞生。 ——摘自[美]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等 材料二 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钟表、机器和车间的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紧生产,工资却很低,没有完成定额就要受到惩罚,无论是机器还是工序都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因此早期的工人总是要面临发生事故致伤甚至致死的风险。19世纪30年代,有学者一语揭破:“在这里,文明表现了它的奇迹,文明的人几乎变成了野人。”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7、18世纪体现人文主义发展的启蒙思想内容。(4分) (2)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上半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强烈反差。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理想与现实”反差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工人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者在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5分)
(2019·湖南永州一模·4)魏晋以前盛行钟、鼓、罄一类的敲打乐器,此类乐器使用往往用来显示主人身份等级。魏晋时期,钟、鼓、罄等乐器已经失去了昔时的辉煌,活跃于社会上的大多是可携带的乐器,如古琴、长笛、筝、琵琶等。这一变化表明魏晋时期
(2023··9)1874年以后,多数洋务派以日本为假想敌,主张筹建海防,如李鸿章认为“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今之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这反映出当时
有学者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美国联邦政府.只是在l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被各州批准以后,于1789年4月正式成立的,至此美国在法律上才成为一个统一和独立的国家。这样一种独恃的建国方式使州和联邦的关系成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出美国代议制民主的
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孟子说:“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据此推断,两人都认为
热门试题
1.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这表明当时我国( )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主要代表何承天、范缜等,在研究儒家经典方面并无成就可言,其知名于世,只是站在儒家立场上对佛教的批判。这一现象说明
3.
(2024·山东青岛三模·6)图1内容节选自1896年徐树兰、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创办的农务会“试办章程”。这表明该会致力于( )本会应办之事,曰立农报、译农书,曰延农师、开学堂,曰储售嘉种,曰试种,曰制肥料及防虫药、制农具,曰赛会,曰垦荒。图1
4.
(2024·江西赣州高三一模·16)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年度外交政策报告中表示:“在当代,认为世界的安全和发展主要是美国的事是不正常的和不可能的,其他国家的防卫和进步,必须首先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其次又是地区性的责任。”这反映了美国( )
5.
(2024·江苏镇江·15)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的一项表决结束后,某新闻媒体评论道:“中国是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受到联大三分之二以上国家的祝福,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该媒体评论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