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18年上海《妇女杂志》刊登了现实主义小说《理性之家庭预算》,作者张慧中在小说中制定了以下预算表(表2)。
求学时代第一届预算表
表2
由此可推知,张慧中
A
倡导妇女自立与解放
B
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C
反对北洋政府的统治
D
重视提高妇女政治权利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解析:小说《理性之家庭预算》发表在1918年的《妇女杂志》,从“求学时代第一届预算表”可以看出,作者主张女性通过理性规划,通过自己劳动为求学、生活筹集经费,倡导了女性自立与解放,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能反映出该主张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所提及的内容并未反对北洋政府的统治,故C项错误。材料重视的应该是妇女的教育和经济收入,不是妇女政治权力,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1969年6月,勃列日涅夫提出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设想,主张苏联加强与印度、日本、朝鲜和印度支那国家的联系。同年7月至8月,尼克松出访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南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声称美国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这反映出美苏()
(2022·华南师大附中5月测试·12)美籍著名东方学专家希提在他的巨著《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在8世纪中叶到13世纪 初这一时期,说阿拉伯语的人民,是全世界文化和文明火炬的主要举起者。古代科学和哲学的重新发现、修订增补、承先启后,这些工作都要归功于他们,有了他们的努力,西欧的文艺复兴才有可能。”据此可知,该学者强调文艺复兴
(2025·云南昆明云南师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1)有学者指出:“在整个的中国青铜时代,金属始终不是制造生产工具的主要原料……从社会的意义上来理解中国青铜时代的关键是三代的权力机构。青铜时代的中国文明要依靠当时的物质财富的分配方式,而权力是用来保障财富之如此分配。中国的青铜器便是那政治权力的一部分。”此观点意在说明( )
如图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大规模跨洲移民现象,该现象的出现( )
(2018·广东深圳一模·31)1964—1980年,中国中西部地区城镇规模持续扩大,新建城市4个,扩建了70余个新兴工业城市,重工业成为这些城市的特色。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化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被称为明代的“清明上河图”(见图 1)。该画描绘的是南京街市三月庆春游艺活动场面。画卷中的店牌招幌多达109个,还绘有“太平有象”“五谷丰登”“吉庆有余”“一统万年”等字样。这表明,该画除了歌颂王朝盛世和城市繁华外,还体现了 图 1
表1为1850—1936年中国国民收入的相关数据。据此可知,中国( )表1
(2023·山东日照二模·9)1979年,美国摄影师詹姆斯拍摄的照片《红色中国的第一罐可乐》(如下图)刊登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迅速火遍全球。照片时代意义在于
北京故宫是著名的文化遗产,下列有关故宫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有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之称②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③畅音阁与德和园大戏台同属清代三大戏楼④养心殿位于西六宫南侧,呈“品”字形,分为前后两殿,中间有穿堂贯通相连
1899 年,梁启超在《清议报》发文指出,日本维新以来的译书集中于政治学、理财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而晚清中国的译书偏重于军事学、工艺学,在政治学、财政经济学方面“几无一书焉”。由此可见,梁启超( )
热门试题
1.
科学界认为由于跟天体运行情况如太阳黑子活动频繁相关,导致公元前五、六世纪左右,世界各地祖师辈出、群星灿烂,东西方哲人交相辉映,如中国的孔子、印度的释迦摩尼、西方的苏格拉底等。这些人物中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相通之处是
2.
(2019·山东青岛·38)下图漫画中,罗斯福和丘吉尔手中各拿着一根魔术棒,在庆祝一个 1942 年诞生的被称为“联合”的新生儿。这个 “新生儿”是( )
3.
(2024·河南叶县高级中学高二月考·10)元代在西南部分地区实施土司制度,土司官员由各少数民族首领世袭担任。清代则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元、清两代的做法都
4.
1498年2月,达?伽马到达非洲东海岸莫桑比克港。据船队记载,该港有许多阿拉伯人在此经商,并对船队很友好,但获知其来历后,表现出明显的敌视,并拒绝再供应淡水和食物。达?伽马用炮轰击阿拉伯人,并抢夺其船只离去。这场冲突的实质是( )
5.
西汉灭亡于______年(仅写数字)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