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秦统一六国之后,乡里成为绝大多数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核心场所。秦朝的乡里制度将人们登记在相同的乡里户籍上,且不可随便流动迁移。这表明秦朝的乡里制度( )
A
延续了先秦户籍管理制度
B
强化了国家对基层的控制
C
放松了对土地兼并的限制
D
杜绝了人口的大规模迁徙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秦朝的乡里制度将人们登记在相同的乡里户籍上,且不可随便流动迁移”,可知秦通过户籍制度加强了对基层的控制,B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延续,排除A项;
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的政策,排除C项;
“杜绝了”说法绝对,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相关题目
(2023··8)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像北美原住民那样的群体,并没有运用理性来劳动的能力,因此他们生存的地方,就理应让当时具有充分劳动能力的英国资产阶级那样的群体去占有。洛克的认识可以说明
(2024·广东名校联盟5月联考·13)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重臣马扎然在1646年6月给法国新任驻英国大使贝利耶夫尔的指令中明确指出,“如果大不列颠国王恢复了过去的政权,即使相信它将会成为我们的敌人,也要比英格兰和苏格兰变成共和国好一些”。这反映出( )
16、17世纪,原产于美洲的玉米在欧洲的名称有“西班牙麦”“印第安麦”“土耳其麦”“法兰西粟”等,在西非被称为“葡萄牙黍”,在日本称为“南蛮黍”。这表明( )
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王阳明学说的传人、明朝著名学者钱德洪、陈时芳等集会开讲,听众动辄上千,樵夫、陶匠、农工商贾无不听讲。材料表明,宋明时期的儒学具有
北宋时期,针对晚唐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一些士大夫提出“文以载道”。此后,宋代文章的议论成分增强,文章与政治教化的关系得到强化。这体现了当时( )
(2022·云南省一模文综·28)晚清,时人记述道:“自泰西互市后,凡洋钱、洋烟、洋布等货,无不以洋为贵,甚有非洋而冒为洋者。如髹器本出扬州,故日扬漆,今则改为洋漆矣……磁器出豫章,今则以粗者为洋碗矣……以至洋松、洋菊、洋鸡、洋犬之类,无不以洋得名。世俗好异如此。”这表明当时
(2024·山东淄博三模·6)晚清以来,发生在1900年之前的农民抗税活动每年总数维持在20次以下,1900年之后迅速增加,最高在1910年超过了100次。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1949 年 11 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其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利用近现代科学成就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组织并指导全国的科学研究,以提高中国的科学研究水平。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2019·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一模·24)据考证,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营建的北长城建造不在三国原有疆界之内,而远在向北数百里乃至上千里的农牧分界线上。这一状况
图1为列宁1913年撰写的《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内容(节选)在这里,列宁意在强调
热门试题
1.
1867年,曾国藩奏请开办翻译馆,提出“洋人制器出于算学……拟俟学馆建成,即选聪颖子弟随同学习,妥立课程,先从图说入手,切实研究,庶几物理融贯,不必假手洋人,亦可引伸其说,另勒成书”。这体现了曾国藩( )
2.
(2020·四川绵阳·34)气象学中的“蝴蝶效应”,是指最初一个事件引起连续的一系列变化。在工业革命中,成为最初那只蝴蝶并引发一系列发明的是( )
3.
斯大林提出,个体农民经济即使发展生产,也无法使农村经济商品化,必须把改造个体农民经济的着眼点从实现生产劳动过程的社会化,转向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化;具体办法就是把千百万闲散惯了的农户团结在社会主义工业的周围。这一观点的实质是( )
4.
(2023·广东深圳·10)19世纪80年代,《点石斋画报》记载了北京的风俗,比如《超度孤魂》等。20年之后却受到了批判,《北京画报》里记载“七月十五是鬼节,烧法船……这种有碍风化的事情,警厅应当管一管”。这一变化说明( )
5.
(2018·广东二模·45)[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古肉刑(古代摧残犯人肉体的刑罚)之不复用,汉文(帝)之仁也。然汉之刑,多为之制,故五胡(指西晋时期匈奴、鲜卑、羯、羌、氐这五个少数民族)以来,兽(像野兽一样)之食人也得恣其忿惨。至于拓跋、宇文、高氏之世,定死刑以五(肉刑):曰磬(绞刑的一种)、纹、斩、枭(首)、碟(车裂),又有门房之诛焉,皆汉法之不定启之也。政为隋(文帝杨坚)定律,制死刑以二:曰绞、曰斩,改鞭为杖(用大荆条或大木板、棍棒拷打),改杖为笞(用小荆条、木板、棍棒拷打),非谋反大逆无族刑,垂至于今,所承用者,皆政之制也。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九 (1)根据材料,指出古代中国肉刑制度存续的变化过程。(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文帝和隋文帝改革肉刑的原因。(7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