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安徽合肥一模·4)南北朝时期,实行租调制,其中调用丝、绢、棉、麻上缴;当时生产丝帛的地区遍及全国,丝帛还具有实物货币的功能。这反映了
A
均田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B
南北方丝织业水平趋向平衡
C
社会环境影响到了经济形态
D
农民赋役负担依然十分沉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考点】1.魏晋——租调制 【解析】南北朝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商品经济发展缓慢,货币流通性差,这种状况下农民以物易物、以物缴税的现象较为普遍,故选C项;“全国范围”说法欠妥,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在租调制下丝帛的实物货币功能,与丝织业水平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当时流行用丝帛上缴赋税,并未涉及上交量的多少,无法推知农民负担如何,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浙江天域名校大联考一·20)20世纪50年代晚期,四个来自英国北部港口城市利物浦的年轻人理解了美国的摇滚乐,并将他们本地的音乐风格掺入其中,由此改造出了不仅在欧洲,而且在美国流行的音乐,这就是披头士乐队;当麦当劳在20世纪60年代抵达欧洲时,也为吸引新市场的不同口味而对其快餐的成分做了微妙的改变。这主要说明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她需要以一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天下’。由此,中国在外来军事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下列能够体现晚清逐渐融人近现代国际体系的是
(2024·江苏如皋高三一模·12)奥斯曼帝国苏莱曼时期(1494—1566),天主教在位于伊斯坦布尔、加拉塔等重要城市有十余座教堂。帝国还鼓励境内的异教徒出国学习,学成归来后被授予各自教内的重要职务,继续领导各自教派的管理与建设。这表明苏莱曼时期( )
(2023·四川成都高三摸底·8)有学者认为,西班牙之所以在同荷兰、英国两国殖民角逐中逐渐落后,可以说是“自食掠夺美洲的恶果”。该学者旨在强调,西班牙殖民霸权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2023·海南省高考模拟·13)合伙制是明清对外贸易中一种重要类型,该制中船商、中小商贩与船长、舵工水手等船上人员以劳动、技术入伙,获得一定数量的担位,也有可能分割船商所得抽分,同时能够降低贸易风险和经营成本。据此可推知,该合伙制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5)明代六部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非六部不能行事,于是内阁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内阁与六部之间经常互争雄长。这反映出,在明代
.1880年,伦敦人口为90万,巴黎人口为60万,柏林人口为17万。到了1900年,这些数字分别增至470万,360万及270万。格拉斯哥、维也纳、莫斯科及圣彼得堡的人口也都超过100万,另有16座欧洲城市的人口超过50万。人口的变化反映出( )
拜登政府时期,“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其外交辞令中的高频词汇。史蒂芬·沃尔特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美国偏好‘基于规则’的秩序……而是在于谁来决定哪些规则在何处适用。”该学者的观点体现了( )
(2021·河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尖子生第二次考试·25)到1990年10月,关贸总协定已从成立时的23个国家发展到有100个正式成员国,另外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表示愿意执行关贸总协定的规定。这反映出
下表为1902年江西、浙江两省乡试试题。这体现了( )
热门试题
1.
(2012.全国课标卷.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2.
仔细观察下图所示的漫画《圆满》。该漫画反映了( )
3.
(2023·山东青岛一模·2)西汉立国之初,听民私铸钱币,遂有将铅、铁等掺入铜钱内铸作“伪金”者。公元前144年, 汉景帝颁行《铸钱伪黄金弃市律》,禁止民间私铸货币,只准郡国铸币。这一转变
4.
(2015·北京文综·37)(36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一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公元1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 材料二 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三 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表3内容为新词汇示例。 表3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上述两种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异同。(8分)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12分)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6分)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表3进行解读。(10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5.
(2017·江苏高考·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7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