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据贾谊记载,汉初,天子和诸侯之相都称为“丞相”,使用黄金之印。据司马迁记载,汉武帝时将诸侯之“丞相”改为“相”,使用银印。汉武帝此举目的是
A
企图削弱宰相权力
B
加强中央政府权威
C
挑起王国内部矛盾
D
逐步分割诸候封地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2021·山西太原高三上学期期末·7)下表是宋代不同时期江南地区(长江下游地区)与全国农村劳动力的情况统计,据此可知,当时
乾陵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园神墙朱雀门外两侧有六十一尊真人大小的蕃臣像,这些人是疏勒国王裴夷健密施、于阗王尉迟墩、波斯王卑路斯、石国王子石忽那、吐火罗王子特勒羯达健等,还可能有新罗文武王金法敏。蕃臣像反映了唐朝( )
(2025·广东肇庆9月联考·7)1883年,晚清官员崔国因在奏折中提出:“议院设而后人才辈出,增饷增兵之制可以次第举行也”,“设议院者,所以因势利导,而为自强之关键也”。这一提议( )
(2023·福建泉州三模·4)宋仁宗时期,范仲淹、韩琦等文官主持对西夏战事,朝廷曾下诏将他们任命为武职的观察使,他们强烈反对,先后上表坚辞不受。这说明宋代
史载,契丹建国后,或自称“轩辕黄帝之后”,或认为“辽之先,出自炎帝”。李元昊建国后,“自称西朝,谓契丹为北边(朝),宋为南朝,辽宋夏当共奉‘中国’之号”。这些记载体现出( )
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国农业规模的讨论,争论最激烈的是大农经营、小农经营的优劣对比,小农经营的认同危机愈益强烈;大农经营则有一个从全盘接受到多元并持,再到绝大多数接受的过程。事实上,大农经营的建设成效极为有限,小农经营始终居于绝对统治地位。这场争论( )
春秋时,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战国时,商君言:“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上述思想()
史料记载:“羽林监枣祗请建置屯田,曹操从之,以祗为屯田都尉,以骑都尉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倒置田官,所在积谷,仓廪皆满。故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能兼并群雄。”由此可见,曹操的做法( )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免费的午餐”,任何国家在这一进程中都面临着风险并要付出代价。但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地位不同,实力不同,发达国家面临的风险和付出的代价要小于发展中国家,它们是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使它尽可能地趋利避害。材料意在说明( )
(2024·北京朝阳区二模·4)下图是中国部分时期人口变化图。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①盛唐时期的实际人口数超过一亿 ②番薯引进促进了宋元时期人口增长③清朝赋役改革导致隐匿人口减少 ④战乱与灾疫是人口减少的重要原因
热门试题
1.
(2022·江苏连云港·33)《独立宣言》宣扬天赋人权,但事实上,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后来的1787年美国宪法又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两者( )
2.
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中,能直接佐证“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是
3.
据统计,1824~1848年,墨西哥曾发生约250次军事政变,更换了31个总统;玻利维亚在独立后的70年中发生了60次暴动或政变,其中有6个总统被杀;秘鲁在1829年至1845年的16年间就更换了12个总统;委内瑞拉在1830~1900年发生了50次暴动,其中有12次推翻了原有的政权。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
4.
(2020·湖南岳阳·41)关于“三角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
5.
(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19)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这种“新的思想”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