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图1为唐代开元年间画家张萱的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描绘了当时穿着男装的妇女。这可以印证唐代
图1
A
妇女地位不断提高
B
自信乐观的时代风貌
C
民族之间交流频繁
D
马术竞技的逐步流行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可知,唐代绘画作品中出现着男装出游的妇女形象,这说明唐代时代风貌自信乐观,故选B项;材料反映唐代绘画作品中出现着男装出游的妇女形象,并不能说明妇女地位提高,排除A项;材料并无民族间交往的信息,无法得出民族间交流频繁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反映妇女骑马出游,并不是马术竞技,排除D项。
相关题目
魏晋时期,玄学家把老庄“无为”“自然”思想发扬光大,如阮籍、嵇康等认为,无君无臣的“自然”状态才是最美好的。陶渊明的“桃花源”之梦,就是由一群“避秦”者所建成的一个“无君”的美丽家园。据此可知,当时( )
甘肃庆阳的南佐遗址距今约5000年,是一处都邑性质的聚落。考古学者在遗址宫城的祭祀区发现了数百万粒炭化水稻,几乎不见粟和黍,而宫城其他区域出土的绝大多数都是粟、黍。南佐先民用当地少见的水稻献祭神祇祖先反映了他们
(2018·河南洛阳高二第一学期期中·18)明清之际,我国文学成就斐然,涌现出大量追求个性解放的名作,如《牡丹亭》、《喻世明言》、《西游记》、《红楼梦》等。这些著作的大量出现
(2020·陕西宝鸡一模·26)“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说的是科举制,这一制度创立于隋唐,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曾有人对唐朝进士出身情况做出了如下统计,据此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
(2018·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题·26)以下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2025·贵州贵阳摸底考试·2)汉初,以黄老思想治国。《汉书》记载:“……是故代相陈豨从车千乘,而吴濞(吴王刘濞)、淮南皆招宾客以千数。外戚大臣魏其、武安之属竞逐于京,布衣游侠剧孟、郭解之徒驰于闾阎,权行州域,力折公侯。”为扭转这一局面,西汉王朝( )
(2024·广东广州毕业冲刺(一)·14)瞿秋白回忆其在莫斯科的经历时曾写到:“(十月)革命后战祸相继,政府行集权制及劳动权,已经两三年没有大大的过这佳节(复活节),食物菜膳不易取得。今年开放商业,民间值此佳节,突然出现活泼泼的气象。”据此可知,当时的苏俄( )
(2024·北京顺义区二模·9)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开始后,有一支由上海漫画家组成的抗日漫画宣传队,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内地,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可以说“抗日的炮声到哪里……抗日漫画就出现在哪里”。抗日漫画宣传队的活动( )①表明了中国民众坚持抗战的决心 ②体现了艺术创作与政治宣传相结合③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 ④歌颂工农红军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如表所示为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搜集到有关安禄山的部分资料,其中内容较为详尽可信的是( )
(2023·广东梅州二模·9)下图为1950年1—5月上海市私营商店申请歇业情况(资料来源:《经济周报》,1950年第11卷第12期,第4页)这一现象表明单位:家
热门试题
1.
(2025·云南高三上联考·8)1918年,陈独秀与胡适在联名发表的《论<新青年>之主张》中指出:“旧文学、旧政治、旧伦理,本是一家眷属,固不得去此而取彼;欲谋改革,乃畏阻力而牵就之,此东方人之思想,此改革数十年而毫无进步之最大原因也。”据此可知,二人试图( )
2.
中唐张旭的《肚痛帖》(图3)、怀素的《自叙帖》(图4),大量连笔跌宕有势,线条抽象变幻莫测,无序字体中的有序章法,都令人叹为观止,仿佛能从线条上看到书法家的灵感在运笔间闪耀。这反映出( )
3.
战国时期,国君普遍采用玺、符作为凭证,用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调遣军队,派遣使者,官吏任免以玺为凭,任命时发给,免职时收回,军队调动都要用兵符。战国时期玺符制度的推行( )
4.
冷战结束至2003年,不结盟运动国家召开了13次首脑会议,反复讨论了运动的命运,驳斥了不结盟运动失去存在价值的观点,提出将运动的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强调缩小南北经济差距是其“头等重要的历史使命”。这一变化(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胭脂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红色颜料,绘画、化妆品等方面都需要胭脂。红花可直接于纤维上染色而无需媒染剂,是制取胭脂的主要植物。红花在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北魏的《齐民要术》有专章记载红花的种植方法。此外,贾思勰还提到在当时种植红花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到了唐代,红花种植已经遍及全国各个地区。红花的栽培、制作工艺,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元代甚至设置了“红花局”“红花捉举司”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摘编自王冬松《“红花”“胭脂”考》等材料二1519年,西班牙发现了原产于墨西哥的胭脂虫,用它制作的红色染料是欧洲人见过的最鲜艳、最浓的红色。于是,胭脂虫红成为欧洲主要的红色染料,广泛用于纺织品、化妆品、食品等行业,西班牙人从垄断胭脂虫红贸易中赚取了巨额利润。16世纪,欧洲画家的调色板上也盛行胭脂虫红。1796—1820年,在墨西哥的年出口总量中,白银占75%,胭脂虫红占12%,蔗糖占3%。在当地的热带低地种植园里,西班牙人强迫非洲奴隶利用仙人掌养殖胭脂虫以提取色素。——摘编自余玉霞《西方服装文化解读》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红花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胭脂虫红的生产销售带来的影响。(8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