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近代上海码头工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从事繁重且艰辛的体力劳动。1951年,上海市运输公司开展劳动竞赛,嘉奖优秀码头工人,同时大力宣扬他们对国家财富积累和人民财产守护的贡献。这反映出( )
A
经济恢复时期对劳动模范的重视
B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全面启动
C
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组织的优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政权性质转变为人民民主专政,广大人民成为国家主人,1951年嘉奖优秀码头工人并宣扬其贡献,体现国家对底层劳动者的重视,反映政权性质变化,故选C项;劳动模范是1956年工业化时期提出,1951年处于经济恢复时期,并非重视劳动模范,排除A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始于1953年“一五计划”,与1951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计划经济体制确立,1951年尚未建立,不存在劳动组织优化问题,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如图为欧洲某历史运动的中心。该运动为( )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1)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辽西大凌河流域,公共建筑开始变得规模宏大,其功能也由举行单个聚落的宗教仪式及物品再分配等公共事务转向整个区域的公共事务。这说明当时的大凌河流域( )
(2023·江苏百校高三联考·14)第一国际有明确的纲领,阐明了无产阶级运动的目的是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工人阶级政权。1889年成立的第二国际表示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第二国际没有发表过成立宣言或纲领性文献,以至于它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常设领导机构和共同规章,没有机关报。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2017·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三模·16)1918年3月,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列宁提出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计算和监督,建立合作社等具体设想,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中间环节。这说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
麦克维尔、汤普森等学者对建造于中世纪的非洲大津巴布韦遗址进行考察和研究,在古城附近发现了古代的梯田和用于灌溉的水井、水渠;在卫城外一堆垃圾遗物中,还发现了大量骨头,其中95%是牲畜骨头。这说明,当时津巴布韦( )
(2019·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22)公共图书馆在十八世纪的欧美还不多见,而到了1844年,法国、美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还有十九世纪末的电影院、已在城市普遍出现。这表明,19世纪中期以来公益设施的建设与推广
(2022·山东省菏泽市一模·1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世纪是个什么样的年代?材料一图8是《人类简史》中19世纪的漫画历史年表图8——据美国学者房龙《人类简史》材料二十九世纪,一个以自由主义资产阶级为主轴的世纪,一个改造世界的世纪。于革命烟硝中诞生,在资本积累上茁壮,随帝国扩张而臻于巅峰、乍然崩解。资本的年代是一出由资产阶级领衔主演的进步大戏。火车汽船等新科技将场景从欧洲拉至世界,衣着素朴的主角们,自信而冷静地演出这个不闻起伏跌宕,但见壮阔宏伟的胜利时代。——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贝克特认为,奴隶制、殖民主义和强迫劳动,以及其他形式的暴力,不是资本主义历史的对立面,恰恰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不能仅基于对欧洲历史的考查,如果从亚洲、非洲和美国等地区的视角来看,19世纪是野蛮和极端的年代,奴隶制和帝国主义蹂躏了全球的大部分地区。——摘编自于留振《新资本主义史与美国史研究的新趋向—再论<棉花帝国>》(1)材料一作为研究19世纪世界历史的史料,有何不足之处?(4分)(2)材料二、三研究世界历史视角有何不同?请加以说明。(8分)(3)考量19世纪的历史,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4分)
早在1944年3月……他(戴高乐)提议在共同的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西方集团”“它的动脉是英吉利海峡、莱茵河和地中海”。“西方集团”的组建始于
(2024·河南新乡三模·9)公元前2千纪的游牧民族入侵浪潮,除形成了穿越欧亚大陆内地的商队路线外,还形成了从北海到地中海西部,再到地中海沿岸诸国和岛屿的海上航线,以及从红海到印度,再到东南亚和中国的海上航线。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长沙马王堆汉墓(约为文帝时期)出土的帛书中有一篇年表,采用“秦一张楚”的纪年顺序,而司马迁的《史记》中也采用“秦楚之际”的纪年表述,但只把项羽列入帝王本纪,而把陈胜列入世家。东汉班固的《汉书》则将陈胜和项羽都统一编人列传之中。对此变迁的合理解释是
热门试题
1.
(2024·浙江·4)下图所示铭文及其内容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2.
(2024·河北邢台一模·7)清末以来持续十余年之久的“革命”与“改良”之争因辛亥革命而告终。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共产党的“阶级革命”与青年党的“全民革命”几乎同时发起,竟相高举“革命”大旗,且均以“革命党”自居。这一现象表明( )
3.
(2022·广东省一模·22)【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陆贾(约公元前240—公元前170),汉初重要的政论家和思想家,一度“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公元前207年,刘邦率起义军进军咸阳,派陆贾等人前往游说秦将,“秦将果欲连和”。秦王朝被推翻以后,陆贾跟随刘邦参加楚汉战争,成为其重要谋士之一。西汉政权建立不久,陆贾两次受命出使南越,成功促使割据一方的南越地区首领赵佗臣服。吕后擅权时,陆贾“自度不能争之”,称病归家,后为丞相陈平划策,在推翻吕氏集团、拥立文帝上有功。陆贾认为“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主张给生产者以休养生息之机,同时要求“行仁义,法先圣”,“德治”与刑罚并用。他向高祖谏言:天下“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他为高祖所著的《新语》一书凡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而后来的董仲舒亦“相被服焉”。——摘编自《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贾作出的主要贡献。(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陆贾能够取得上述贡献的原因。(6分)
4.
1776年,英国下议院议员约翰·威尔克斯在议会发表演说指出,在某次议会表决中获得多数的254位议员,其实是由不超过5723人选出的,并且是不重要的市镇的居民选出的,而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城市却遭到不公平对待。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5.
(2019·江苏高考·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