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广东省一模·4)王安石在变法期间大力推行淤田法,即利用决水的办法,把河水中挟带的肥沃的淤泥,漫浸到田地里,使不毛之地成为沃壤。对此,作为变法反对派的苏辙也承认,黄河所淤“宿麦之利,比之他田,其收十倍”。据此可知,淤田法
A
弥合统治阶层的内部分歧
B
加重百姓的劳役负担
C
传承精耕细作的农业特色
D
推动经济重心的南移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宿麦之利,比之他田,其收十倍”可知,即便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苏辙也认为淤田法有利于农业增收,推动了农业发展,这就传承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特色,故选C项;苏辙只是对淤田法的认可,而不是认可整个变法,“弥合”说法错误,排除A项;加重百姓的劳役负担与“宿麦之利,比之他田,其收十倍”不符,排除B项;材料信息判断不出淤田法在何地推广,得不出“推动经济重心的南移”的结论,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15)1952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整党建党的指示,要求“乡乡有支部”。截至1956年底,全国多数乡“在乡的党委或总支下都已按照农业社建立了党的组织”。这一举措
(2019·四川凉山一模·27)下表反映了1133年中国与南海、印度洋地区之间贸易的情况。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
有史学家提出:东方文化较高诸邦,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其意在说明(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构成情况。这反映出( )
面对俄、美、英等国不断向总理衙门提出铺设电报线的要求,清政府消极防御,造成电信主权不断丧失。1880年清政府设立津沪电报总局自主开展电报建设,逐步利用外洋电报公司的矛盾收回了淞沪陆线。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2025·山西长治高三11月月考·3)战国时期,法家在秦、魏等国采用了“什伍”的军事编制。“什伍”作为军中的集体,必须互相监督、互相监视,发现违令犯禁者,须及早揭发,否则整个集体将被诛杀,包括管理“什伍”的将官。这种军事编制( )
(2024·山东临沂二模·14)1947年2月至1949年1月,德国美占区的民意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二的被访者首先希望有一个能保证经济发展和高收入的政府,而不是自由选举权、新闻自由和经济自由,更有高达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准备放弃基本自由权利,以换取经济保证。这反映了( )
(2018·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题·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西方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第一次接触是十六世纪的事,但是真正对照和冲突的时代到十九世纪才开始。我们是让一切观念、信仰、制度很自由地与西方文化慢慢接触,慢慢接受感染,接受影响,于是有时起了一步步渐进的改革,也有时起了相当迅速或激烈的变动。那种种自动的革除淘汰,那种种数不清的采纳吸收,都不会破坏这个站在受方的文化的性格与价值。 ——摘编自胡适《中国的传统与将来》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坚守”,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2018·山东潍坊模·24)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2019·湖北武汉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监测·13)20世纪20年代,除了国民党高举“三民主义”的旗帜外,地方军阀也在探索新的理论系统,孙传芳发明了“爱民、爱国、爱敌”的“三爱主义” ;张作霖则发明了“四民主义”,即在“三民主义”外加一个“民德主义”。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的中国
热门试题
1.
(2024·河北高考真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至正中,(松江府)户一十七万七千三百四十八:……民一十三万五千三百五十八,儒一百八十六,医八十三,军三千五百七十四,站四百二十二,灶三千二百六十三,匠五百七十九,弓手二十九,乐人一十三,海船舶商梢水【艄工、水手】五千六百七十五,铺兵二十九,财赋二万一十五。……色目三十一……僧尼寺院六百一处,僧六千七十二名;道士宫观七十六处,道四百九十四名。——摘自顾清等《松江府志》(1)材料反映了 (朝代)的 (户籍制度)。(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朝代划分户口类型的依据。(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朝代户籍制度的影响。(6分)
2.
鸦片战争以来,清廷将对外文书由“赐书”改为“国书”,称西方国家为“有约之国”,接受公使以鞠躬礼觐见皇帝,渐次向各国派遣常驻使臣。这些变化反映了清廷( )
3.
(2020·四川乐山·27)以下对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的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4.
《大唐创业起居注》呈现了一个富有政治韬略、老谋深算的李渊形象,而后贞观年间史臣删定的国史、实录都有夸大李世民、贬低李渊的倾向。由此可见
5.
长期以来,史学界据《康南海自编年谱》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于“(1895年)四月八日投递,(都)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现代学者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各类档案,证明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未送。由此可以得出(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