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四川内江一模·24)据《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日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据此可知
A
商朝初期“家天下”制度开始形成
B
商朝末期“分封制”已经走向成熟
C
商朝初期“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D
商朝末期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解析】“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这反映了辛为嗣的原因是辛母为正后,辛被立为继承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末期已经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故选D项;夏朝时启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后代,说明“家天下”制度已经开始形成,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王位继承的问题,与分封制内容不符,而且分封制走向成熟是西周时期,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于秦朝,排除C项。
相关题目
唐朝后期,盐铁使刘晏在南方地区开展食盐专卖改革,基于食盐生产集中、消费分散的特点,将官收、官运、官销的“直接专卖”调整为官收、商运、商销的“就场专卖”。该举措意在( )
(2024·辽宁丹东二模·6)1902年,蔡锷在其《军国民篇》中指出,德国之所以崛起欧洲,与其所奉行的“铁血主义”紧密相关;日本得以睥睨东泽,与其举国皆兵之“军国”制度密不可分。因此,他主张把军事训练运用到学校体育教学中,以振我国家。这一主张( )
(2019·广东顺德二模·24)青铜器何尊,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其底部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祭祀武王等事件。其中“宅兹中国”是目前已知“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据此可知
(2023··11)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帝国后,参照波斯的仪式,要求属下将领跪拜自己。这小些将领认为依照马其顿风俗,只有在敬神时才用跪拜礼,因此拒绝跪拜亚历山大。最终,亚历山大作出让步,马其顿的将土可以不跪拜自己。这一事件可以说明
耐腐蚀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科举制度
(2024·河北保定二模·14)在巴黎公社发行的诸多报刊中,“公社”与“共和国”频繁地关联使用,巴黎公社的官方报刊保留了原《法兰西共和国公报》的名称,公报中的一篇文章在谈及巴黎人民所希冀的共和国样式时,也直接宣称:“共和国就是公社。”这些现象反映了巴黎公社( )
二战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进入新的时期,而苏联在这一时期几乎割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科学技术联系。美国芯片与苏联芯片尺寸不一导致苏联半导体设备不能生产西方尺寸的芯片,微电子产品无法出口。这主要说明( )
孟子既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以世袭贵族治理数以百万计农民的施政理念,又勾画了一个“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的最低限度的保障。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弘治二年(1489年),西域某国使者取道马六甲,辗转至广东进贡狮子、鹦鹉等物。明孝宗在听取礼部官员意见后,批复:“此次进贡并非经由正道,立即予以退回”。这表明( )
热门试题
1.
有学者在评价古代某一名著时认为:“所有历史形式都不过隐藏着国家政治的机械运动和权力的逻辑循环。换言之,历史只不过是暴力和权力的竟技场,是阴谋和权术的帷幕下的各种社会力量的转换与平衡。”该学者评论的名著是
2.
(2018·湖北随州·8)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一项“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①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②春秋时期商鞅变法,其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后来③秦始皇将隶书作为全国规范文字,维护了国家统④司马迁秉笔直书,其作品《史记》成为史书的经典
3.
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顾丧失劳动能力者的“膳田”、“寡守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说明
4.
(2015.海南单科.19)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
5.
(2010.上海单科.12)年号是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