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T8联盟高三压轴卷二·3)后梁太祖朱温早年参加黄巢起义,投降唐朝后以汴州为据点逐渐扩大势力,后废唐自立建后梁;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而获封陇西郡王的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后其子灭后梁建后唐;地方上抵抗起义军的地主土豪武装,后建立南方十国。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
农民起义深刻影响唐末五代政局
B
藩镇割据导致了唐朝的土崩瓦解
C
唐末战乱推动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D
宋朝的首要任务是消灭农民起义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镇压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后来成为五代十国时期割据的政治基础,说明农民起义深刻影响唐末五代政局,故选A项;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但在一定时期内维系了唐朝的统治,且材料主旨并不是在强调唐朝的土崩瓦解,排除B项;安史之乱推动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排除C项;宋朝的首要任务是结束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局面,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安徽合肥一模·14)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产业资本状况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是
章太炎曾是鼓吹“排满”最激烈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但他于武昌起义当日即致书满族留日学生,对自己昔日过激的言论深表歉意,同时表示清廷被推翻之后,“君等满族,亦是中国人民,农商之业,任所欲为,选举之权,一切平等,优游共和政体之中,其乐何似?”。章太炎民族观的转变( )
表1是不同史籍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现象的记述(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
(2019·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25)玄学是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的标志性成果,玄学家主张的是清谈或玄谈。其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玄学产生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2019·河南洛阳一模·6)宋代政府经济管理经历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出现平等自愿、共利双赢的关系,以及市场性政策工具特有的公开、公平竞争和订立契约。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工人群体在媒介中的形象经历了一个“从社会治安隐患到社会暴力团体再到国民”的演变过程。这主要是由于( )
南朝名士交会,每以策试争胜为乐事,一改旧时崇尚清谈之风。士族之中已有相当一部分人自幼精研经史文学,求以对策考试入仕为官,因此由察举与学校入仕者日益增多。这反映该时期( )
(2019·山东青岛三模·29)熊月之曾专门研究过徐家汇公学的办学传统。他认为,早在19世纪中叶学校草创时期,创始人就构建了体育、智育、德育并重的体系。当时学校既讲授西学、法文,也讲授经史子集。这反映该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早期引进的茶,味道苦涩。从17世纪中期起,随着糖的“加盟”,上流社会的女性中间流行喝下午茶,并以此为高贵的象征。蔗糖在18世纪变得越来越日常化、平民化。18世纪末,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了茶歇,在工作间歇喝茶休息。这正是由茶的特性决定的,加糖的茶能迅速补充热量,像兴奋剂一样能让人精力充足。由于加糖红茶具有这些重要性,所以它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白川稔《砂糖的世界史》从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对历史信息的阐释准确全面)
古代有学者认为,周孔与宋儒的根本区别在于:宋儒“只教人明理”,而“孔子则教习事”;他还认为只有“能斡旋乾坤,利济苍生,方是圣贤”。据此可知,该学者
热门试题
1.
15世纪,一名意大利商人援引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阐述,认为商人的尊贵之处在于商人能推进公共福祉,并且只有具有知识的商人才能解决国家经济问题,他把商人看作“理想的”公民。这表明( )
2.
(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3.
“中国近代有一位著名画家,他多次在国外举办画展,为抗战筹款,显示了他的爱国热忱。他笔下的马形神兼各,傲骨嶙峋,具有独创性和时代感。”他是( )
4.
(2014·山东滨州·5)下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图中反映的接见后,成就了民族关系史上的哪次和亲( )
5.
周朝封建诸侯,尊奉正朔,大都采用周历。然而,夏历、殷历、颛顼历等在当时仍有人使用。这说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