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福建省部分地市高三4月联考·5)洪武年间朱元璋下谕,“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并列出朝鲜、日本、越南等15个“不征之国”。朱元璋此举
A
改变了重典治乱的国策
B
旨在构筑稳定的朝贡秩序
C
埋下了倭寇泛滥的隐患
D
推动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可知朱元璋注重通过塑造宗主国的权威来稳定周边地区的朝贡关系秩序,故选B项;重典治乱的国策主要针对的是国内人民的反抗,排除A项;倭寇泛滥是日本战乱的特殊时期与中国沿海地区官商勾结的产物,而且朱元璋实行的政策有利于树立明朝政府对周边国家的权威,稳定周边的国际秩序,排除C项;东亚文化圈在唐朝时期已经形成,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湖南省雅礼中学三模·12)13世纪欧洲庄园的经营花费很少,生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庄园内部的人力和物力。芦苇可以盖房,桦树可以充作各种用途的木料,鳝鱼可以抵偿帮工的工资,庄园的内部维修也主要使用佃户劳力。这表明,庄园经济( )
七个国家和世界不同时期的商品出口实际增长率(平均复合增长率,单位“%”)下列对上表数据的认识最为合理的是( )
表1所示出土文物中所载西周时期诸侯的册命金文。这些金文内容可用来说明,西周时期( )表1
(2019·江苏“百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考试·15)某研究生读书笔记中有“交通工具的革新”“东西方关系变化”“贫富分化的加剧”“世界联系的加强”等章节。据此推测,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2024·云南昆明二模·7)195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围绕以苏联为鉴、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走自己的路的基本思想,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对十大关系问题的正确论述。据此可知,《论十大关系》( )
唐德宗建中元年,朝廷税制从“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转变为“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一举措
1922年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召开,会议向与会者分发了《东亚(共产党宣言)》一书(图4)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 ) 图4 《东亚<共产党宣言>》22种东亚语言译本
(2017·浙江嘉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4)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甘肃悬泉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2019·四川泸州一模·28)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明清演变为台谏合一的体系,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热门试题
1.
(2019·浙江嘉兴·10)下列史实与图3史料能一起印证清朝对某些边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是( )
2.
1927年9月,毛泽东对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进行了改编,正式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党代表在军中的地位与同级指挥官相等,并有代表党监督指挥官的权力。井冈山会师后,党代表制度在全军推行。1930年,中央军委突出强调“红军中只允许党在政治上之唯一领导”。该制度表明中共( )
3.
(2022·山东省菏泽市一模·5)1875年,郑观应提出:“故公法一出,各国皆不敢肆行,实于世道民生,大有裨益……如中国能自视为万国之一,则彼公法中必不能独缺中国,而我中国之法,亦可行于万国”。这一主张
4.
(2024·辽宁抚顺一模·8)九一八事变后,以部分东北爱国官兵和警察为骨干,会同各地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民众,形成了遍及东北城乡的抗日义勇军队伍。他们发表通电,痛陈“我中华裔胄绝不甘作亡国之奴,宁可杀贼以致死,不委屈以求全”。这体现出东北人民( )
5.
公元前4世纪前期,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批评公民大会参与者的无知和盲从,并借一位公民之口表达了所有头脑清醒人士的心声:相信你们自己,别相信他人;你们应该依靠你们的全部知识来判断是与非。可见,这一时期的古希腊(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