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河南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题·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为了不“屈节辱命”,甚至不惜“引佩刀自刺”。苏武后来被放逐到荒凉的北海,掘取野鼠、收藏草实来吃。在艰苦的环境下,苏武学会了“网纺缴,檠弓弩”,仍然坚持“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被扣在匈奴共19年,“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成为“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典范。汉宣帝时,苏武已经成为图画形貌于麒麟阁的11位名臣之一。
历代多有以“苏武牧羊”为主题的画作传世。据戏曲史学者研究,有关苏武事迹的戏曲剧目有《苏武牧羊记》《苏武和番》等。元杂剧《持汉节苏武还乡》《苏武还朝》《苏武持节》,传奇《白雁记》,清杂剧《雁书记》,也都记述了苏武的故事。
——据《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武出使匈奴能够“不辱君命”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武对后世产生的文化影响。(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