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山西大同新高三调研·8)明末清初张履详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
A
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B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C
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
D
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材料“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说明在理想状态下的小农经营规划:以粮食、经济作物等复合式的生产结构,进行多种商品化的生产经营,即强调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能为农村家庭消费提供可能性,故A项正确;材料“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说明该方案强调的不是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农业产业结构,不涉及精耕细作技术,故C项错误;材料“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反映了商品化经营,已逐步超出了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的范畴,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3·湖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11)1935年,在两河流域西北部的玛里王国遗址出土了约两万件楔形文泥板,从中可见比古希腊早一千多年的玛里王国实行的是由资深者组成的议事会决定重大事务的集体决策机制,这与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十分类似。据此,下列解释最恰当的是
(2025·河北9月月考·9)鸦片战争后的二三十年间,西方自然科学著作被陆续翻译到中国,这些译著表现出很强的本土化特征,如在译著中增加某些传统知识,沿用中国传统文字、记数方法,对于其中的科学术语,也尽最大可能地使用中国已有的表达,或者赋予其新的含义。这些译著( )
19世纪末,中国翻译事业蓬勃发展,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时代特点,如广译西方书籍,译书的重点由应用科学转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要求开辟译书阵地,加快译书速度,在注重政教翻译的同时,开始顾及小说翻译等。此材料可以佐证( )
(2023·重庆模拟(一)·1)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辛,名受,即纣王)这则史料可以用于佐证商代
1862年,安徽巡抚唐训方发布《兴办屯垦告示》募民垦荒,并规定“如有外来客民,情愿领田耕种……一体借与牛力、籽种”。这主要是因为当地()
(2024·福建宁德三模·6)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尚能掌握生丝出口的价格;此后,中国生丝出口的价格却逐渐由国际市场决定。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2021·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25)表2 西周至清朝末天子、国君和皇帝谥号统计(注: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呼。)表2是学者对西周至清朝末天子、国君和皇帝谥号的情况统计。据表2可知
创刊于1933年1月的《新中华》,以“灌输时代知识,发扬民族精神”为宗旨,从创刊起就备受关注,一经发行便成为国内畅销杂志。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随着欧洲和爪哇甜菜糖的发展,中国糖不但出口减少,洋糖还侵入中国市场。1886年江西巡抚德馨奏折上说:“兼之洋糖盛行,土糖碍销,各糖行多有亏折歇业,糖油二宗,大为减色。”这说明,近代中国( )
11世纪前后,西欧封建领主们直接经营自营地,使用奴役劳动。13世纪后,封建主则更多地使用雇工耕种自营地。14世纪中叶后,出租自营地的浪潮席卷了西欧大部分地区。以上变化反映了( )
热门试题
1.
凯撒成为罗马独裁官:BC___
2.
(2022·福建省部分地市高三4月联考·12)英王亨利八世(1509—1547在位)通过议会颁布12部叛逆法,将某些传统重罪定义为叛逆罪并施以重惩,如拒绝向国王宣誓从蔑视王权罪升格为叛逆罪并处死刑。上述举措
3.
《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里强调的是
4.
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5.
(2025·重庆巴蜀中学月考·9)唐代高昌成为西州都督府的治所之后,人口大量增加,土地大量垦殖,水利灌溉事业也大为发展。这表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7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