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37年,国民政府制订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600余吨。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拟定了《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迁往滇、川等地。由此可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国工业多数集中在东南沿海
B
工业内迁是为了支持长期抗战
C
内迁企业在国统区有较快发展
D
内迁企业为西部开发作出贡献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近代民族工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故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拟定了《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可知,工业迁往内地继续发展,为抗战保存经济基础,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抗战期间,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限制了民族工业发展,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从“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拟定了《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和“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迁往滇、川等地”可知,企业迁往内地,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1919年3月,邓中夏等人组织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并把人力车夫、产业工人作为启迪反帝反封建觉悟的首选对象,甚至五四运动后,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还深入工矿企业,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这表明
(2023··12)19世纪90年代有汉族官员强调,清初入关前,明朝将领孔有德降清,为太宗皇帝带去数百门各式西洋火炮以及多名铸炮师和操炮手。明朝失去了火器优势后,清军在朝鲜、旅顺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针对明军的军事胜利。这一言论反映了
有学者认为,今天,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不可能不卖国外的消费品。对日常生活用的、低端的、技术含量少的国外产品,要尽可能少进口,以保护民族产品,并把有限的外汇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比如,在日化、服装等领域,有一些我们自己的名牌很受消费者欢迎。该学者强调( )
古希腊法律多为具体的行为规范,给后世并没有留下直接能适合于现代社会操作的法制,但罗马法则以成熟的私法体系为主干,以法庭审判和法学家解释为基础,铸成了现代人难以更改的法律理论基础。由此可见,罗马法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14)著名古希腊史专家弗罗洛夫说,由于充当领袖的贵族的个人私欲必然使他们和人民群众之间存在距离,而由此引起的两者间的冲突,往往以某一领袖人物的垮台而告终。这反映了在雅典
东晋十六国以前,因简牍造籍耗时费力、保存需要相当的空间,户籍文书仅由县、乡典藏。从东晋及十六国政权中的后赵开始,县以上各级政府典藏户籍逐渐成为定制,并为隋唐王朝所继承。这一变化得益于( )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2)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
(2021·广东汕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11)据学者研究,古希腊雅典城邦对其公民既不征收固定的财产税,也不课以固定的人头税,公共服务的费用主要由富有公民以捐助的形式来承担。这说明当时雅典
明朝张燮在《东西洋考》中记载:“文郎玛神(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初盛食以蕉叶为盘,及通中国,乃渐用磁(瓷)器。”非洲发现了大量明朝的陶瓷,如蒙巴萨发现的茶具。明朝永乐、宣德年间外销非洲的瓷器中,出现了带有伊斯兰风格的双耳扁瓶等。材料说明明朝对外贸易①废止了明朝初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②影响到亚非一些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③推动了郑和下西洋持续开辟海外市场 ④促进中国与亚非一些地区的文化交流
(2024·河南郑州三模·2)西汉中期以前的墓葬多随葬鼎、壶等礼器;东汉中晚期,墓葬中则更多的是仓、灶、井、罐等生活实用器,鸡、鸭、犬、猪等家禽家畜俑。这一变化反映了( )
热门试题
1.
(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2.
(2017年全国新课标1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3.
(2014·江苏单科·20)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材料二 16世纪开始, 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6分)
5.
(2014·海南单科·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 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