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浙江天域名校大联考一·19)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以下措施与材料观点不符合的是
A
加强社区管理的市场化改革
B
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
C
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D
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答案】A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仅靠私人经济……干预”可知,凯恩斯认为必须要发挥国家的干预才能实现经济的最大化,所以他不会主张社会管理的市场化改革,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加大政府……开支”“制定……发展”“利……宏观调控”都是调控经济的主要措施,故B、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2018·百校联盟全国Ⅰ卷4月联考·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08年7月17日,在袁世凯的影响下清廷发出谕旨,命唐绍仪出使美国,名义是为减收庚子赔款一事向美国致谢。1908年11月20日中午,唐绍仪抵达华盛顿,他多方面接触美国的朝野人士,希望借助经济目的达到政治目的——与美国建立某种亲密关系以加强清政府在对抗日本扩张中的地位。12月2日,唐绍仪与罗斯福进行了礼仪性的会见,罗斯福本人不太倾向于与中国政府交往过密。随着袁世凯在北京的倒台,1909年1月,外务部致电唐绍仪,要其迅速结束访美,由欧洲回国。他的突然离去才令美国人深感不安,他们开始怀疑,由于他们一直挽拒唐绍仪是否错过了一次扩张美国利益的重要机会。 美国在20世纪初期正处在对外扩张的初期,受实力的影响,美日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美国不愿意冒与日本直接对抗的政治风险,从而使唐绍仪的外交策略失去支撑点。从根本上说,唐绍仪的外交策略寄希望于列强,也难免成为列强政治的牺牲品。 ——摘编自李恩涵《唐绍仪与晚清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绍仪出使美国外交失败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唐绍仪出使美国的外交活动。(6分)
(2023··8)1928年,为阻止国民政府“北伐”,日本制造了“济南惨案”,造成众多中国军民伤亡,中国民众随即举行全国反日大会,提出“打倒日本在华经济势力,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保护关税,以发展中国实业”等要求。这表明当时中国
(2019·四川成都一模·30)清末、民国时期,星期制获得普遍推行。同时,一些人以盲目西化为由主张取缔星期制,一些人试图用十日一休的“旬日”古制取代星期制,一些人通过诉诸历史证明这一习俗在中国“古已有之”。这反映出
(2018·江苏七校联盟高二第一学期期中·11)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
(2025·广东调研一·6)乾隆五年编成的《大清律例》,历时近100年,考核了历代的得失,律例的内容颇为详备,“凡律所不备,必藉有例,以权其大小轻重之衡,使之纤悉比附归于至当”。据此可知,此《大清律例》( )
下面分别是安西榆林窟的壁画《牛耕图》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农作图》(局部)。对下图信息的合理解释是唐代
(2023·浙江台州一模·8)1872年12月23日,李鸿章向清廷上奏《试办招商轮船折》,重申“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至为洋人尽占,其关系于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并提出“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候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三天后清廷批准了该奏折。据此可知,这一企业
(2024·江苏苏州八校三模·2)下图为某学者绘制的汉代敦煌郡邮驿示意图。这反映出汉代( )
(2019·河北石家庄二模·33)18世纪的欧洲,随着识字人群的扩大和人们读书热情的高涨,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遍布各主要城市。各种书刊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出现了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出版商,小印刷所则更为普遍。这些状况
(2024·广西南宁二模·3)表1所示是唐朝中期科举考试的有关史实。由此可见,当时的科举( )表1
热门试题
1.
北朝时期,道教造像常呈现一主尊与两侧胁侍的构图,其形式来源于同时期“三佛并立”的造型创意,并使用狮子这种外来动物作为护法。这种现象表明( )
2.
1961年5月中央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决定在1960年底城镇人口1.29亿的基数上,3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并要求1961年至少减少1000万人。这种逆城市化的举措()
3.
(2023·山东济南一模·1)春秋时期“尊王攘夷”成为霸主们竞相揭起的旗帜,孔子常发“复周”之论;战国时《尚书·大禹谟》托名夏禹“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这反映出当时社会
4.
重庆谈判:____年_____月(只写数字 格式:年.月)
5.
(2010·海南单科·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