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安徽示范高中高三上联考·6)隋唐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大多属名门望族,但到宋代,应试者“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甚至发展到后来,连僧道也可参加考试。据此可知,宋代科举制
A
弱化了官员的政治素质
B
铲除了特权阶层的根基
C
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
不利于选拔人才的质量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从材料可以看出,与隋唐相比,宋代科举制放宽了科举考生的门第出身,应试范围扩大,这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故C项正确;A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B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宋代科举制度改革,有利于选拔人才的质量,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山东临沂高中学科水平考试·1)中国乐器中的钟、磐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石特磬。西周时出现了金编钟和玉特磬,在举行祭祀、朝会等活动时,依照礼制安放不同数量的乐器,乐器声响,金声玉振。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2019·重庆高三上学期期末·34)下表为 1890~1938 年部分大国的能源消耗量(单位:相当于百万吨煤)(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可知
(2019·安徽示范性高中清北培优联盟高三第一次模拟·24)《荀子·王霸》曰:“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商鞅之法推行“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官。”这表明战国时期
(2024·山西临汾一模·10)从1770年开始,德意志兴起了“狂城突进”文学运动。学者们继承并发扬了启蒙文学的优良传统,要求根据生活习俗创造具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和民族内容的文化,重视运用德语来写作。该运动( )
(2018·广东梅州一模·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明清以来,(苏州)文化世族……或以科举功名震人耳目,或以经学、文学、艺术、藏书等成就为人欣羡,然而到了近代……随着西学挟坚船利地之威不断在中国扩大其影响。……苏州文化世族在适应潮流的过程中成功地改变着自己的教育方向,以废除科举为分水岭,开始由四书五经诗歌辞章转为声光化电等格致实学,这一转向除了西学传入的直接因素外,我们还可以从苏州社会与文化世族的家学传统中找到一条内涵的实学脉络。 文化世族的教育转向,就局部而言是有一定的前瞻眼光,但站整体而言,科举废除之前,功名始终属于最具有吸引力的选择,西学只能屈居备用的替补位置……直到科举废除、功名无望之后,文化世族才积极因应,因而说其转向实属国家政策转变的结果,具有相当的滞后性。 (新文化运动)时代精英对“科学技术”的倡导,以及“科学技术”专业在社会中明显的谋生优势,直接影响了文化世族的专业选择……“工程技术”属于首选,其次才是“数理化”……这种新的专业取向与清季以来“尚实业、重技术”观念的盛行相吻合。但胡适认为文理科是本,实业是末,“国人决不可忘本而逐末”。 ——徐茂明《西学东渐与近代苏州文化世族的教育转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州文化世族教育转向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州文化世族教育转向的特点及影响。(9分)
据统计,1965~1982年,苏联用于核武器、航天等领域的科研经费增长了2.6倍,科研经费总额的75%用于军事技术研究。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的苏联
(2022·广东省一模·12)西欧各地区大多农村人口长期保持文盲水平,但从16世纪中期开始,德意志、北欧等新教地区的农村人口的读写能力逐渐高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天主教地区。促成这种情况的主要缘由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辽宁抚顺一模·6)表1为1849—1852年上海贸易发展情况表。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1849年—1852年上海贸易发展情况表表1
古代埃及的宗教并未走出自然崇拜,或是对自然的力量给予的恩赐表示感激,或对自然力量的威力感到恐惧与困惑。以下是古代埃及神祇谱系的简化图示,它最能体现古代埃及( )
热门试题
1.
1961年1月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他强调:“今年搞个实事求是年,当然不是讲我们过去根本一点也不实事求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对实际情况不大摸底了……我从前在江西那样的调查研究,现在就做得很少了。”材料表明当时我国( )
2.
清军大败准噶尔部于______年
3.
(2023·江苏宿迁·1)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图片共同体现了( )
4.
(2021·山东临沂高三上学期期末·10)罗马人认为:自然与社会都存在秩序,进而秩序与法是社会自身内在的,从而人对法的观念便是种和谐的自我意识的自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据此可知,对形成这一认识影响最大的原则是
5.
(2022·云南昆明·11)1915年后,各地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刊物纷纷出版,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号,使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日益广泛和深刻。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