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3)唐代杜佑在《通典·自序》提出:“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称:‘聚人曰财’。”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
治国应将教化及发展经济并重
B
经济对政治文化起决定性作用
C
主张以民为本,注重教化的作用
D
财政问题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考点】史学理论专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据材料国家治理之道在于教化民众,而教化的根本则在于足衣食,即经济富足是根本,将人门聚集起来的是财货,体现了经济的重要性,对政治文化有着决定性作用,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的根本性作用,并不是将教化及发展经济并重,排除A项;“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强调的是经济的根本性作用,排除C项;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
(2025·贵州黔东南高三开学考·4)宋代一位书生在与友人交流时说:“近观理学之籍,方悟格物致知之深意,诚为精妙。”然家中小妹却不以为然,言“此说过于严苛,束缚吾等女子自由”。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宋代( )
(2019·四川绵阳三模·31)这是1960年1月某杂志利登的《引洮河水上山》,展现了当时甘肃为了解决干旱问题,在高山上修建水渠引水的场景。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2024·天津河西区二模·6)下表为某学者统计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概况表。对其认识合理的是( )
(2024·福建厦门四模·9)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部分群众运动。由此可见,群众运动( )
抗战时期,有学者这样说道:“抗战是长期的、艰苦的,但最后必胜的。只是到胜利之后,国旗上的‘青天白日’已不存在,只剩下一个‘满地红’了。”材料表明( )
1928年12月,湘赣边区政府总结土地斗争经验,制定《井冈山土地法》。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作了重要更正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湘赣边区土地法的调整( )
(2024·2024届湖南长沙新高三适应性考试·3)“之”字是天师道徒的标志,东晋世家大族琅琊王氏“世奉五斗米道”,故祖孙父子三代名字中都有“之”字。除此之外,带有宗教性质的“道”“僧”“菩萨”等,也逐渐成为起名的热字。这一现象
(2019·四川达州一模·25)纵观古代丝绸之路,统一时代(汉唐元)主要通过河西走廊通往西方;分裂时期(南北朝和宋夏时代),被迫改道与西方联系,由此可知
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记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热门试题
1.
希腊化时代各个王国的希腊城市仍然保持了一定的自治传统,有些城市中甚至依然存在着诸如公民大会、陪审法庭以及公民的各种公共活动场所,但作为希腊城邦本质特征的公民团体的集体自治权已不复存在,封闭和狭隘的城邦观念逐渐消失。这反映出希腊化时代( )
2.
印度土兵起义:____
3.
(2023·山东潍坊·9)清帝溥仪退位时,仍保留皇帝尊号,每年坐收四百万元巨款,养尊处优于北京皇宫。这表明( )
4.
(2019·江苏徐州高三考前模拟检测·5)《资政新篇》中提出“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赀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该措施有利于
5.
1906—1907年沙皇俄国推行的斯托雷平土地改革,旨在废除米尔制(农村中与农奴制相结合的土地分配制度),解放农民。但由于传统税收制度并未同步改革,连带的赋税责任最终限制了农民的自由迁徙,而进城务工农民随时可被村长召回。由此可知,这一改革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