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据上海《青浦县乡土志》载:“妇女贪上海租界俑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又昔之所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启,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上海租界经济繁荣吸引了周边劳动力
B
西方文明改变了人们的就业和思维方式
C
近代上海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渐趋破产
D
上海租界成为全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材料未涉及上海租界经济繁荣吸引周边劳动力,故A项错误;据材料“妇女贪上海租界俑价之昂,趋之若鹜”和“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启,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并联系所学可知西方文明改变了人们的就业和思维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近代上海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渐趋破产,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因缺失数据比较,材料无法说明上海租界成为全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在希腊,奴隶被解放了也只能是一个被解放了的奴隶,成不了公民,他的儿子也成不了公民;而在罗马,一旦奴隶被主人释放,他自己或许成不了公民,但是他的儿子肯定是可以进入公民队伍的。”上述材料可以
(2020·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第四次联考·28)中英《天津条约》明确规定:两国“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去)大清、大英两国京师”,并对驻外公使待遇、来往礼节做了规定。这反映出
唐代士人的隐逸与魏晋时期士人全身远祸或附庸风雅的隐逸不同,他们全无消沉颓废之情,而是在积蓄力量,巩固自我,待机而动,以求有朝一日能更好地建功立业,扬名天下。唐代士人的隐逸侧面反映了( )
(2023··11)中世纪西欧的社会是统一与分裂并存:统一实现于精神领域,即“大一统”基督教会中的教会体系(亦称教会帝国);分裂体现于现实领域,也就是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即领主与附庸关系的契约观念:我的封君的封君,不是我的封君。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
下图为1812—1888年中国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图。该图说明当时中国
12世纪,西欧物价和生活费用逐渐上涨,货币地租逐渐在西欧占据了统治地位。在物价不断上涨但地租依然固定的情况下,领主越来越在经济上吃亏。这导致( )
二战后,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创立了“货币主义”经济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下列措施与这一理论相符的是
1898年春,晚清重臣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竭力主张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同年夏,杨深秀、康有为等亦陆续奏请派学生游学日本,总理衙门遂上“遵议遴选生徒游学日本事宜片”。这些举动反映出当时()
(2024·福建龙岩高三一模·12)有学者认为,非洲和美洲古代文明虽然独立发展,但它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等过程。这意在( )
遣使巡察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监察形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推行视察地方的制度,到汉朝刺史的派遣,遣使巡行成为中央监察地方的固定形式。遣使巡行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监察官员们都离不开基层吏民的帮助或协助,据此可知( )
热门试题
1.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2.
(2013.安徽文综.20)“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图5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图5
3.
(2024·甘肃高考·16)1978年,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华,帮助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服装模特队。1981年,模特队在北京的公开表演引起广泛关注,登上三十多国媒体头条。这一系列活动表明当时中国( )
4.
(2012.海南单科卷.16)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5.
下表是1915年全国钢铁产量及其分布情形根据表可知,当时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7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3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