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1·江苏高考·3) 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
加强了君主集权
B
促进了阶级流动
C
消除了门第观念
D
激化了政治矛盾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由材料“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八百孤寒齐下泪”可知科举制扩大了选材取士的范围,使出身贫寒的才能之人进入仕途,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故选B项;材料强调科举制的影响,并未提及君主集权的强化,排除A项;“取消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李逢吉作为士族,同样为出身低微的寒素开路,政治矛盾并未激化,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931年,毛泽东再次修改1928年颁行的《井冈山土地法》中关于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禁止土地买卖的规定,肯定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当时土地政策的不断修正( )
以下是某同学的学习大纲,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2021·福建高考·15)图3为1949年2月美国报纸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日本被描绘成“还没有能力独立行走”的发条玩具男孩形象。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图3
《论语·颜渊》中写道:“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主张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是 ( )
(2020·海南高考·19)20世纪70年代以前,拉美各国外交政策的意识形态一直很浓。70年代,拉美大多数国家承认国际关系中的多种意识形态,主张不同社会政治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开展“多元外交”。这一变化( )
(2020·江西赣州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模·25)东汉末年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说明此时的选官制度
从20世纪20年代起,各地美术学校陆续设立“国画课”“国画科(系)”。1927年,在国乐大师刘天华主持下,国乐改进社成立。1931年7月,中华医药联合会更名为中华国医学会。1931年底—1932年初,国剧大师齐如山参与创建国剧学会。这些现象反映出( )
(2015·重庆文综·2)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2012·浙江文综·16)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2010·浙江文综·1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热门试题
1.
(2022·全国乙卷·33)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 )
2.
(2024·广东深圳二模·1)甘肃庆阳的南佐遗址距今约5000年,是一处都邑性质的聚落。考古学者在遗址宫城的祭祀区发现了数百万粒炭化水稻,几乎不见粟和黍,而宫城其他区域出土的绝大多数都是粟、黍。南佐先民用当地少见的水稻献祭神祇祖先反映了他们( )
3.
戚继光台州九捷:____
4.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田水利、工商城市、水运交通都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下列记载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5.
(2020·湖北咸宁·15)图1是我国古代两个朝代的国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