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王夫之曰:“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为祸,以得有强豪兼并者为苟免逃亡、起死回生之计……田不尽归之强豪不止,而天下之乱且不知所极矣!”材料反映了
A
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土地兼并
B
农民负担沉重寻求庇护
C
当时租佃关系开始兴起
D
强豪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材料反映出百姓不拥有土地以逃避豪强兼并,土地兼并加快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百姓把拥有土地视为祸事,反而视土地被豪强兼并为获得保护,故B项正确;租佃关系开始于战国时期,与王夫之所处的明清时期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豪强对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南宋元符二年,朝廷下达诏令:“番舳为风飘著海州界,若损败,及舶主不在,官为拯救,录其货,许其亲属召保认还。”由此可见南宋
据贾谊记载,汉初,天子和诸侯之相都称为“丞相”,使用黄金之印。据司马迁记载,汉武帝时将诸侯之“丞相”改为“相”,使用银印。汉武帝此举目的是
(2024·云南二模·10)153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禁止上诉法》。根据该法案,“关于契约、婚姻等的纠纷、诉讼”必须在国内解决,禁止向国外法庭上诉。这一法案( )
1862年9月22日,总统林肯以三军统帅的身份发表军事命令——《解放黑奴宣言》。内战末期,美国共和党中的废奴论者推断,一旦战争结束后,《解放黑奴宣言》将可能被解读成一份违宪的战时命令。废奴论者的担心主要是因为该宣言
时有疑狱曰: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甲当何论?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诏:不当坐。据此可知,这一判决(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论道:“拥有事实的理论一定是能够征服人心的理论……成批……的人们,正是通过这一中介而最终成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中介”是
(2019·江西上饶一模·28)表1:1868年中国进口洋布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市价格对比(计价单位:匹)表1中的地区差价
(2019·四川南充一模·3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南宋卫泾曾写道:“三十年间,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有学者统计,南宋中叶以后,太平州和宣城、上元、江宁、溧水四县的农田中,圩田、沙田的面积占60%以上。该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①人口增长的压力 ②农业精细化发展 ③政府政策的推动 ④经济重心的转移
北宋中期至南宋的类书,大多内容全面、分类严密。如《全芳备祖》属于花草果木专科类书,引用古书时剔除鬼神之说,所录皆为草木名称、种类、性状等;《梦溪笔谈》也多对前人之“妄说”予以辩证。这一现象( )
热门试题
1.
(2019·湖南永州一模·8)康熙帝曾先后命焦秉贞、冷枚等人绘《耕织图》,还亲自作诗题咏,“复命镂板流传,用以示子孙臣庶,俾知粒食维艰,授衣匪易”。这一做法
2.
(2024·福建三明三模·13)英国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从财富增长视角提出“劳动生产力”的概念,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从而增加生产量。以下史实中,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3.
两汉时期,自汉武帝起有17位皇帝在诏书中征引经书,主要涉及重农、举贤、宽刑、应祥瑞、施惠政、申礼制、倡伦理、示谦惧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4.
(2020·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17)“哥伦布大交换”也被称为“大交流”,是指哥伦布在航行至美洲以后,一个包括动物、植物、文化、人群、传染性疾病和思想在美洲、非洲及欧亚半球之间的广泛交流。下列所示现象属于“哥伦布大交换”的是( )
5.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