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天津河北区二模·3)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中国“竟无第二个郑和”的根本原因是
A
综合国力走向衰落
B
航海技术的落后
C
“海禁”政策的实施
D
自然经济的特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因果关系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A项反映的是表现,非原因,故A项错误;B项航海技术的落后是技术原因,非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海禁政策的实施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狭隘性,不愿开拓海外市场,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宋神宗时,尚书省弹奏御史中丞舒直违规使用公款,要求交付有司处理。借此,宋神宗在尚书省设置御史房,主要负责纠察御史失职的行为。据此可知宋朝( )
有学者认为,就疆域的广度而言,宋代所完成的,与前代相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其对内统治所达到的纵深层面、控制力度,却是前朝所难比拟的。作者意在说明宋代( )
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指出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管仲提出“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书同名、车同轨”的主张。这一局面( )
(2022·福建省部分地市高三4月联考·3)南北朝时期,弥勒形象与其他传人中土的诸佛、菩萨相差无几,光照寰宇、端庄肃穆;到了唐末五代,则变为身矮腹白、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这一转变主要反映当时
15世纪,一名意大利商人援引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阐述,认为商人的尊贵之处在于商人能推进公共福祉,并且只有具有知识的商人才能解决国家经济问题,他把商人看作“理想的”公民。这表明( )
运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往往会形成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有关中国古代运河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下表为不同年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统计表,其中对各年份的公有制所占比例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2023·山东日照二模·1)春秋时期,因贵族之间政治斗争导致的逃离本国远走异乡的“出奔”成为普遍现象。春秋前期出奔者多为王室和公室成员,基本是因为“庶孽之乱”;中期,因卿大夫间的斗争和倾轧导致的出奔骤然剧增;后期,士阶层开始出现在出奔队伍中。这表明
(2024·云南昆明高三“三诊一模”摸底·10)图6可以反映出 图6 教皇子午线示意图
1910年10月,直隶谘议局对总督陈夔龙未经同意奏请续募公债提出质问书,质问所办公债是作为地方公益之用还是充当行政经费之用,但陈夔龙不予理睬,于是谘议局在常年会闭会之后又召开临时会,特提出“陈总督侵权违法案”,呈请资政院核办。这反映出当时( )
热门试题
1.
(2009.江苏历史.17)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2.
(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3.
(2013·浙江文综·22)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
4.
(2024·湖南高三大联考一模·14)人类学家麦克法兰提出,18世纪前的英国,人口膨胀,密集群居导致大量疾病传播;从18世纪中叶起,许多疾病减少或消失,人口死亡率下降,他认为这应归功于英国人饮茶习惯的形成;饮茶还避免了大量谷物被用来酿酒的问题。这体现了( )
5.
(2018·江西毕业班新课程教学质量监测·27)王亚南先生说:“某一个国家的传统封建关系愈强固,它的自由经济发展愈困难,它在此过渡阶段的官僚主义政治,就愈加要混合着专制主义封建主义,而表现得更持续、更露骨”。作者旨在说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