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宋代史籍所载商人投资教育、延师设学、令子弟科场得志的实例颇多。如神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的冯京,出身于商贾之家,立志向学,最终“三元及第”,蟾宫折桂。这些记载反映了宋代
A
价值取向的时代性
B
选官制度不拘一格
C
社会结构发生异变
D
平民政治得以实现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26省12月联考·31)下图为1978一2016年中国经济活动人口和城乡就业人口变化情况曲线图。这可以说明中国即
(2020·广东惠州三模·27)公元1666年,康熙帝令各省将须征税的货物种类及税率刊刻在木榜上,竖于各关口,并在商贾往来的孔道上“遍行晓谕”。康熙帝此举有利于
1898年清政府与德国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其中规定:允许德国修筑由胶州湾经潍县、益都(今青州)、博山、邹平等地达济南及由胶州湾经沂州(今临沂)、莱芜至济南等两条铁路;山东境内开办各项工程,需用外国人员、资金、器材时,德商有优先承办权。该条约的签订( )
(2024·湖北黄冈中学二模拟·2)西周时,姓、氏为贵族所独用,而平民称名不称姓氏。姓最初源于居地或部族名,氏是姓的分支,姓以别婚姻,氏以别贵贱。春秋以后,姓与氏的界限慢慢变得模糊不清。“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这一变化反映( )
(2024·北京西城区二模·15)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领土变迁示意图”,产生图中波兰领土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领土变迁示意图
1521年,在德意志罗马帝国大会上,皇帝的代表宣读罗马教皇颁布的“关于开除马丁·路德教籍”的敕令,并且要求帝国议会宣布把马丁·路德置于法律保护之外。但议会并没有照办,而是召唤路德出席议会,听取他的申诉。这表明( )
(2025·湖南永州第一次模拟·14)19世纪80年代以前,德国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海外殖民地。但在1884—1885年间,德国相继在西南非洲、西非、东新几内亚的东北部、以及东非等地建立起德国的殖民地。到1912年,德国的殖民版图已经扩张到了296万平方公里,成为仅次于英法的世界第三大殖民帝国。这一变化( )
(2024·湖南岳阳一模·14)公元603年,摄政圣德太子制定“冠位十二阶”,规定官阶晋升不再以氏族门第而以个人的才干和政绩为依据。公元604年,又制定“宪法十七条”,强调“国无二君,民无两主”,号召贵族百官“以和为贵,以礼为本”。这些举措
(2018·四川宜宾一模·24)西周王室吸取殷商“暴民而亡”的教训,提出了一套“天命”观。他们认为,统治者只要有使民归顺的“德”,就会“天命”所归,若要天命长久,就应“敬德保民、明德慎罚”。这种思想
蝴蝶拍一拍翅膀,地球的另一端就产生一场风暴”。这是由气象学家提出的混沌学理论。下表对应符合该观点的是
热门试题
1.
“他们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于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停滞与腐朽”。马克思评价的是
2.
北洋政府于1914年、1923年、1925年先后制订了三部宪法。但是,各省军政长官动辄以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这说明当时
3.
(2023·河南信阳二模·14)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共产国际指示在中国推行“土地国有”的政策。1931年中共苏区中央局发出通告指出:“农民是小私有生产者”,“他们热烈起来参加土地革命”,“不仅要取得土地的使用权,主要的还要取得土地的所有权”。上述调整
4.
(2019·江苏如皋高二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17)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5.
(2020.7·江苏高考·21)(13分)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材料二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5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4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4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