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
·广东汕头毕业班质量监测题·
29)
表:
1936
—
1944
年中国国立大学数量及分布
——
据李涛《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数量及区域分布变迁》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外部侵略造成既有文化格局的改变
B
当时经济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C
中央政权对文化教育的控制力削弱
D
当时派系林立,政权分立的状况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考点】抗日战争 【解析】民国前期自由主义的教育政策导致了国立大学分布的严重失衡,国立大学偏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均衡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抗战的全面爆发给华北、华东地区的大学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客观上促进了国立大学分布的均衡化,故A项正确;造成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数量及区域分布变迁的主要原因是抗战爆发,而不是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故B项错误;国民政府颁布一系列政策推动了国立大学分布的均衡化,故C项错误;当时派系林立,政权分立的状况与材料信息无关,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3··12)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银行在推行援助、减贫等工作中加入了过多的“政治因素”,将受援国的民主、法治和人权状况与援助直接挂钩,世界银行的贷款形式从传统项目投资贷款转向以支持借款国的结构改革和政策调整为目标的调整贷款。这说明世界银行
(2021·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3)下图是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上面用小篆书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
(2019·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一模·29)清末,经营西式餐饮、住宿的六国饭店“红顶花翎日日来”,成为京中时尚;到了民国初年,官绅宦室则是“器必洋式,食必西餐”了。这说明
(2019·四川成都一模·34)图5反映了新中国 图5
(2025·湖南永州第一次模拟·1)公元前312年,燕昭王采纳了大臣郭隗礼遇贤士的建议,为其“筑台而师之”。不久,燕昭王又在郭隗居处高筑“黄金台”,以真金招贤纳士,“邹衍闻之,从齐归燕;乐毅闻之,从赵归燕;屈景闻之,从楚归燕。”燕昭王此举( )
近代中国某些有志革新的绅士在确定中西文化关系时,最初使用“道”与“器”的两分法,将西方技艺归入“器”,而中学归入“道”;稍后采用了更为有力的两分法,这就是著名的“体”和“用”,即“中体西用”之说;同样的态度还表现为在中国传统中寻找支持现代化的依据,这就是所谓的“托古改制”。材料旨在表明,这些“有志革新的绅士”( )
清廷任命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赴日谈判前夕,时人指出:“现在李鸿章语及和局,辄以不愿割地之说遍告于众人。窥其用意,必欲使此议出自宸断,然后定约之后,天下士论,民心怨愤不平之气,尽归于朝廷.而于己无与。”这反映了李鸿章( )
(2024·江西上饶二模·3)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与魏晋一致。北魏此举意在( )
(2019·山西百日冲刺考试·34)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童工和女工是雇主眼中“忙碌”“勤劳”和“有用”的人,同时分析了1839年在大不列颠的工厂工人的构成情况(如下表)这种构成
(2019·四川凉山一模·34)公元前506年,执政官克利斯提尼进行改革:这次改革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热门试题
1.
785年,唐朝使节杨良瑶出使西亚的黑衣大食。杨良瑶使团从长安出发抵达广州,由海路经波斯湾到达大食首都巴格达。此次出使路线的选择,缘于( )
2.
图2为公元前6世纪末的波斯帝国王室艺术作品《贝希斯敦铭文》的浮雕示意图,浮雕四周用楔形文字记录了大流士一世的平叛功绩。该作品( )
3.
“冲击——反应”棋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
4.
教育家蒋梦麟说,五四事件使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懂得了,“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由此可见
5.
(2015.北京文综.19)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