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3)《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糜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结合如图及所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 ▲元朝形势图(1330年)
①唐朝往往通过册封和朝见管理边疆地区
②唐朝时吐蕃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
③元朝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④元朝对边疆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频繁,唐朝往往通过册封和朝贡管理边疆地区,①正确;唐朝时,吐蕃与唐朝是两个并立的政权,②错误;元朝在地方是行省制,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对边疆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③④正确,故①③④正确,②错误,C项正确,排除ABD项。
相关题目
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西欧,商人如果不加入行会就不得在本城经商。13世纪时,西欧行会最普遍、最发达的是在一些一万多人口的中等城市,而在对外贸易较为发达的口岸大城市,行会却并不普遍。这说明当时的西欧行会( )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2)以下两幅汉代画像砖的主题分别是“舂米”“庖厨”。这两幅画像砖
唐代诗人元稹在《估客乐》中云“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父兄劝诫子弟,既然经商了就不要考虑功名。到宋代,商人不仅逐利也注重求名,“父商子仕”现象普遍。这一变化反映了( )
(2023··4)著名经济史专家林文勋根据主要流通商品的变化,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为秦汉“盐铁时代”、唐宋“茶盐时代”、明清“粮棉时代”几个不同的阶段。这一演变趋势反映了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下令齐人只用鲁缟,鲁缟大卖,很多鲁国百姓放弃种粮,加入纺织业。一年后,管仲又下令齐人不得购买鲁缟,还大幅抬高本国粮价。此外,管仲还如法炮制了“买狐降代(代国)”“买械制衡(衡山国)”。材料表明( )
(2023··14)1814年10月1日,欧洲各国君主沉浸在战胜拿破仑的喜悦中,纷纷派出代表,齐聚维也纳,召开了由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主持的国际会议,整个会议期间,除讨论《最后总决议案》外,从未正式召开过大会,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英国首相卡斯菜尔、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和普鲁士首相哈登堡在幕后决定,许多决定是在梅特涅书房里“成交的”,被称为“梅特涅书房里的交易”。由此可见该会议
有学者提出:“事实证明,尽管知识分子的主张、经济学家的设计、私人业主的金钱,通通对亲资本主义联盟的强盛作出了贡献,但只有党国精英们的制度立场才是最关键的。”材料认为苏联的解体主要在于
(15分)材料 20世纪初,德国成为欧洲大陆头号经济强国。此时的德国傲视一切,但作为一个姗姗来迟的角色,举目四望却发现在瓜分欧洲和世界的盛宴上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位置。德国外交大臣比洛声称:“让这个邻邦或那个邻邦瓜分大陆和海洋,而我们自己则满足于欣赏蔚蓝色天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作为德国冤家对头的法国,其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极其强烈,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法国认为实现对德复仇的时机已经为期不远了,复仇的利剑随时等待着出鞘,重夺欧洲霸权的野心再度膨胀。当时欧洲东部存在的以俄罗斯为首的泛斯拉夫主义,则大力宣扬斯拉夫民族优越论,宣称其他欧洲文明已经枯竭,未来属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斯拉夫人。泛德意志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俄德关系迅速恶化。难怪时任德军总参谋长的小毛奇在1913年指出:“欧洲大战迟早会爆发,焦点将是日耳曼民族与斯拉夫民族之间的斗争。”与泛斯拉夫主义紧密相连的是大塞尔维亚主义、大保加利亚主义、大罗马尼亚主义等。交织纠缠在一起的各种极端民族主义,在舆论界的疯狂鼓吹和政府的操纵利用下,在民众的喧嚣声中,导政欧洲日趋癫狂,局势逐渐失控。——摘编自金立昕、李新伟《极端民族主义推动一战爆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初欧洲极端民族主义愈演愈烈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族主义。(9分)
(2019·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7)图1为近代中国1860—1921年出口贸易变动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图1
(2023·广东六校高三联考·9)下图所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在各地留下的足迹。其体现的主题最准确的是
热门试题
1.
(2023·四川乐山·2)泱泱巴蜀,巍巍天府。以下是部分先贤治蜀的事迹,将其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2.
(2019·吉林吉林三模·29)有关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3.
《女史箴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图中的女子们正对镜梳妆,仪态宛然,细节描绘精微。榜题“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性之不饰,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该作品( )
4.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无数先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文化,其中红山文化中的“坛庙冢”祭祀建筑组合被认为是后世都城“天坛、太庙、帝陵”组合的“祖型”,也是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眼中的“中华文明一象征。”据此可知,红山文化时期( )
5.
(2020·安徽蚌埠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西汉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皇帝颁布“罪己诏”是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